*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谷101”(TheValley101)文:陈茜 排版:李宛宸
就在8月中旬软银发布创纪录季度亏损之后不久,9月中旬,媒体爆料软银正在考虑筹备第三只基金,在没有投资人买单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自有现金」来绝地反击。如果软银决定推出愿景基金第三期,这意味着,已经“断尾”的孙正义拒绝认输,将继续加注依然惨败的赌局。
孙正义曾说:「壁虎断尾三分之一就长不出来了。软银还没断尾三分之一,所以,游戏仍在继续。」
这期视频,我们将详细分拆软银的集团构成和孙正义的成长轨迹,试图探索:孙正义为何布局如此大的一盘赌注,激进主义为何一败涂地,以及孙正义过山车般人生的下一站是哪里。
公众号只截取了视频部分文字内容,请跳转至“硅谷101”【视频号】收看完整版视频。
B站用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d4y1T7rH/
海外用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QAhE316Nw
这是德川家康的自画像。据说,这位日本江户时代的首任幕府将军因为轻敌冒进而大败、甚至被吓得大小便失禁,回去之后让画师把自己狼狈逃窜的样子记录下来用以自警。
在最新的财报大会上,孙正义用这样一副日本画像来开头。孙正义目前的窘境正如400多年前的德川家康:8月软银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净亏损非常惨烈:3.16万亿日元,接近234亿美元,创下历史上单季最惨烈的亏损纪录,不得不开始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来降低杠杆率。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也许是孙正义和软银的至暗时刻,但并不是结局。「硅谷101」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之前没有被其他媒体广泛报道过:
2020年3月初,当新冠疫情还没有大范围在美国爆发之际,软银在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召开了疫情前最后一次线下股东大会。当时正值软银经历了2019年的溃败。一位当时在场的华尔街从业者独家对「硅谷101」披露,孙正义站在台上讲了这样一个有关壁虎的故事,试图安抚投资人,说明无论投资如何失败,都不会触到软银的根基:
孙正义说他小时候特别调皮,也很好奇为什么壁虎为什么尾巴能一次又一次断了还能长出来,也很好奇壁虎的尾巴断到什么程度才能重新长出来。于是,他去找来壁虎,并切断它们的尾巴。
切断五分之一,还能长出来。
切断四分之一,还可以。
切断三分之一,还可以。
但是,一旦超过三分之一,就长不出来了。
所以软银内部一直有硬性的规定,杠杆不能超过三分之一。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孙正义的童年已经显示出激进、疯狂甚至有些残忍的一面了。这也许注定了孙正义接下来的一生会是一场疯狂的赌局。
01 软银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孙正义一直号称要打造一个300年的企业帝国。但是,这个企业帝国,是个怎样的帝国?
软银的全称是:软件银行,孙正义最早也是靠做电信业务起家。截止今年6月30日,在软银的资产构成中,愿景基金一二两期以及拉美基金的资产占到软银集团的47%。而软银原先的电信业务「软银株式会社」SBKK已经缩水到只占接近11%的份额。
也就是说,软银如今几乎就是一个巨型又复杂的风险投资基金。
截止2022年3月,软银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达到了381家。我们用更清晰的架构将这个复杂的庞然大物再梳理一下。
软银集团如今可以简单分成5大块。首先是软银集团的控股公司投资业务SBG,持有大约 110 家作为战略投 的公司股份,那么。做引人注目的就是阿里巴巴占软银资产的21%,还有英国芯片设计开发巨头ARM,美国运营商T-Mobile和德国电信等等。
其次是,2016年发起的970亿美元的愿景基金一期,和2019年发起的490亿的愿景基金二期。
之后是软银2019年推出的拉美基金,专门投资拉丁美洲新兴市场。不过在最新的财报中,软银将拉美基金给融入到了愿景基金当中。所以,整个愿景基金有了三大部分,如今像一个巨型的霸王龙,投资了473家公司,占整个软银资产的半壁江山。
软银还有第五大块,叫做软银北极星,主要用来投资上市之后的二级市场资产,包括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衍生品期权等等。
那看到这里,可能你跟我有一样的疑惑:孙正义为什么要搞这么一大摊子事情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到软银的发展历史,回顾一下是什么造就了孙正义的疯狂?
02 成为孙正义:初到硅谷、赌局开始
在1981年,孙正义在东京创办了软银。但受制于日本本土市场的规模,孙正义意识到,光靠软件和电信业务,还是很难将软银发展成一个大型跨国公司。那如何将软银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呢?
孙正义当时下了一个赌局:靠投资。
1994年,软银在日本上市,公司IPO筹集到1.4亿美元。孙正义把这笔钱的大部分当成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正式摇身一变成一名风险投资人。很快,他成立了软银科技基金「Softbank Technology Ventures」, 软银注资6000万美元,向其他日本投资人筹集了1.7亿美元,正式开始在硅谷行动,布局互联网服务企业。
当时硅谷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市场中,对于一个外来的、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基金来说,能抢到好项目的唯一办法是:激进的砸钱。
而不得不说,孙正义很幸运,软银的第一步棋就砸对了。投了谁呢?
雅虎。
03 赌局一:投资雅虎的一战成名与三天全球首富
1995年11月,孙正义向雅虎投入200万美元,而雅虎当时的规模只有15个人,年净销售也就160万美元。一年之后,软银公司又给雅虎注资了1亿多美元,占股33%。
雅虎创始人Jerry Yang杨致远回忆说:“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孙正义疯了。在1996年向一家初创公司投1亿美元是非常激进的。”
软银这一期科技基金规模也就2.3亿美元,其中几乎一半都给了一家公司。你可以说这非常非常激进,也可以说他就是在赌。
幸运的是,这一步,赌对了。
就在软银追投了1亿美元的两个月后,雅虎于1996年4月12日在华尔街上市。之后孙正义又投了2.5亿美元,总计投资3.55亿美元。1999年中,软银卖掉了一小部分的雅虎股票,获得4.5亿美元的收益,完全回本了之前的投资。而剩下28%的雅虎股份在1999年价值多少呢?
84 亿美元。
这激进又漂亮一战,让孙正义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一战成名。《福布斯杂志》在对孙正义进行报道的时候,标题是「互联网大师」。
这一年,软银横扫硅谷互联网项目,给55家公司递出了支票。这些公司乘着90年代末期美国互联网行业爆发的巨浪,给孙正义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2000年的2月,软银的股价达到了6万日元复权价,从1998年年底到2000年年初的一年多时间里,软银的股票共上涨了90倍。孙正义本人软银股票顶点的时候,身价飙升到700亿美元,甚至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了世界首富。
然而,孙正义成为首富的时间只有三天,都还没来得及和身边的人庆祝的时候,滑铁卢时刻到来了。
04 赌局二:第一次滑铁卢与阿里巴巴的救赎
2000年3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孙正义首当其冲。软银市值跌去99%,从2000亿美元迅速滑落到20亿美元左右,濒临破产。
这个时期的孙正义是绝望的,甚至因为软银日本的宽带业务转型受阻,直接拿这个打火机去总务省直接威胁说要自焚。而就在这个时候,孙正义遇见了马云。
2000年,在初次见面交谈了很短的时间(现在有媒体说是5分钟,也有说是10分钟),孙正义决定向刚刚创办不到一年的阿里巴巴投资2000万美元。
这一局,孙正义又赌赢了。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在IPO的当天变成了600亿美元。这是一次比投资雅虎还要成功的一仗,也让孙正义成功翻身。
而在阿里巴巴之后,孙正义有了更大的野心。
05 赌局三:更大的千亿级野心
在阿里巴巴上市成功之后,孙正义在资本市场的打法逐渐成体系:先投资一家在某一方面领先的公司,然后把它推到资本市场上去并少量套现,然后用投资收益来再投资、再套现,然后形成滚雪球效应。
但这个商业逻辑的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
(1)首先,孙正义能一直不断将公司以高于投资估值的价格快速推上市。
(2)第二,风投这件事情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模式,所以你要一直保持有充裕的现金流,才能一直不断投资、不错过好项目。
对于第一点,最开始他是有信心的。孙正义用阿里巴巴复制了雅虎的成功,现在,他要下赌注来复制更多的阿里巴巴。他几乎对每一个被投企业都说:我要把你变成下一个阿里巴巴,对每一个CEO都说,我要把你变成下一个马云。
而对于第二点,在2017年之前,为了保持充足的资金来找到更多的阿里巴巴,孙正义不得不减持阿里巴巴的股票来筹集资金。包括在2016年中旬,软银就宣布减持大约8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但显然,孙正义是不想卖阿里的股票的。虽然在那几年的软银股东大会上,他一直对外宣称,软银不需要outside money,不需要外部的钱。但实际上,他知道他是需要的。于是我们看到在2017年,孙正义下了一盘更大的赌局。
2017年的孙正义面对媒体时,面露微笑,带着充满傲慢的幽默感。不久前,他宣布软银成立全球最大的投资基金:愿景基金,目标规模为1000亿美元。
孙正义和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见面45分钟之后,就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筹集到了450亿美元。孙正义回忆,他对萨勒曼说:我要送你一个来自东京的礼物,一万亿美元。你投资我一千亿美元,我会给你1万亿。
萨勒曼给了孙正义要的一半。就这样,一直对外界宣称不需要outside money的软银正式成为了一只庞大的一级市场风险投资基金,
拿着沙特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苹果、高通和夏普等金主的钱,加上软银自己的一部分资金,实际规模970亿美元,开始寻找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奇点。
之后的短短两年内,愿景基金投资了82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包括Uber、滴滴出行、Grab、WeWork、Cruise等,涵盖大出行、金融科技和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很快,第一期的钱都投了出去。2019年中旬,软银宣布成立愿景基金二期,预计规模达1080亿美元,超过第一期。
然而,软银在融资时却意外的遭遇了碰壁。
大多数的愿景基金一期的LP投资人选择不跟进二期基金的注资,包括沙特王储萨勒曼。最终,二期基金只筹集到4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的钱还是软银自己的钱。
在市场上,资金是非常敏感的。二期基金的开局不顺,似乎已经在冥冥中注定着愿景基金在之后出现的滑铁卢。但是,什么出错了呢?
在我们之前的一期视频节目「硅谷寒冬」里,我们提到了孙正义的激进打法扰乱了整个一级市场投资圈,同时也助长了泡沫。大家可以在我们的【视频号】主页往前翻去看看那期视频。
我们来仔细看看孙正义的第一期愿景基金。2017年开始,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将巨额的资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砸向成熟很高的独角兽们。在软银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出手太快太大太武断,在一级市场行业内把自己的名声搞得很不好。对于愿景基金如此大的规模,在规定的投资期内要投完资金最快捷的方法,除了多投项目之外,就是把项目价格抬高,单笔投资额加大。同时,软银最喜欢的项目是后期独角兽、在IPO之前介入,以远高于企业需求的资金规模投入,要求对方激进扩张。很快,在一级市场中,许多专业投资人开始对软银嗤之以鼻,觉得孙正义瞎花钱、乱花钱,甚至软银投的项目成了很多基金的red flag警示灯,软银投的项目很多基金就不投了,因为觉得前期把估值捧得太高,后续发展潜力受限。
第二,孙正义的投资风格太个人化直觉化,而非严谨的机构化。孙正义似乎很喜欢讲30分钟决定投资雅虎,10分钟决定投资阿里巴巴这样的故事,来彰显自己眼光的准确和独到。在愿景基金中,我们听到了相似的说法:孙正义就见了Wework的创始人诺伊曼28分钟就决定投资。并且他会非常强势的“逼迫”创始人接受软银的投资。
比如说在投Uber的时候,孙正义就曾公开警告,如果Uber不接受软银的钱,他就会转投Uber在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Lyft。最终,Uber不得不接受了软银的76亿美元投资。
第三,软银布局的盘子太大,甚至包括了很多同行业的对手公司,这给投资公司的上市融资带来了额外的难度。接着拿Uber做例子,在Uber上市的时候,承销商摩根士丹利才发现,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没有太大兴趣。当然一个原因Uber前期的估值被推得太高,第二个原因却是因为,投资者发现,Uber的竞争对手们也很成功,这限制了未来的扩张想象空间,
比如中国的滴滴和拉丁美洲的99,印尼的Grab和印度的Ola这些网约车独角兽都获得了软银大规模投资。另外,Uber增长最快的业务是它的食品外卖业务Uber Eats,在美国国内它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是DoorDash,而DoorDash同样是软银投资的。
所以不难想象,当你的钱多到把风口领域中的独角兽们都投一遍的时候,其实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果不其然,Uber在2019年5月9日上市,发行价45美元,结果当天就破发。虽然软银没有披露整个Uber的投资给公司带来多少盈亏,但Uber上市后的一年给软银带来的亏损就达到了52亿美元。
截止我们这个视频的时候,Uber的股价在30美元左右。软银在去年抛售了Uber三分之一的股票。在今年4 月至 7 月间,软银正式清空了持有Uber 的所有剩余股份。
06 WeWork的闹剧与Masa-PO
时间来到2019年8月中旬,刚经过了Uber上市不利的孙正义并没有觉得太挫败,因为他手中还有一张王牌。他期待这张王牌可以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来挽回之前的一切损失。
这就是共享办公平台WeWork。
当时,WeWork可是市场中的“明星独角兽”,上市之前估值就达到了470亿美元,是愿景基金一期的重仓对象。2016年年末,孙正义在赶去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见面的途中,听了WeWork创始人诺伊曼在车里的28分钟陈述,随即决定以44亿美元投资。之后的两年,软银多次注资,以累计近11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获得了WeWork近30%的股权。
之后的事情大家基本上也就知道了:2019年,WeWork的上市招股书让这家明星独角兽的真实财务状况曝光。大家发现这家公司好像有很多雷:盈利能力堪忧,重资产模式带来的损失惊人,而CEO诺依曼开始被媒体曝光各种丑闻,包括各种挪用公司资金,各种关联交易等等,同时公司企业文化也非常腐败无序,接着,WeWork的x估值开始大跌。2019年9月30日,WeWork从美国SEC撤回了上市申请。IPO宣告失败。同时,WeWork的估值从之前的470亿美元,下挫到了80亿美元。
之后,为了让游戏继续下去,软银不得不再花了几十亿来拯救WeWork,接盘更多的股份。简单来说,软银前前后后花了超过170亿美元,买一个价值80亿美元公司的不到80%的股份。这个交易,太不划算。
而且,《金融时报》还爆料了一个消息,据说2019年WeWork提交IPO之前的那一轮,孙正义一度想投的金额是160亿美元,但在愿景基金的几位金主的极力反对下,软银对WeWork的投资才变成了20亿。否则,软银的损失难以想象。
在2021年10月,WeWork终于通过SPAC,也就是借壳上市了。在我们录制视频的9月初,公司市值在不到29亿美元。对比一下之前估值高点的470亿美元。
那WeWork之后,硅谷和华尔街上开始流行一个词叫做:Masa-PO。什么意思呢?
孙正义的名字是Masayoshi Son。Masa-PO的意思是,初创公司们都不用上市融资IPO了,只要被孙正义投,就算一直是私有化的状态也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很多人会这样开玩笑说:软银就是新型的IPO。
但是,孙正义并没有停止这盘赌局。他按计划推出了第二期基金,没有外部的钱就用软银的钱继续投。而面临着亏损的压力,孙正义正式重开了一盘新的赌局:开始广泛使用衍生品和杠杆在二级市场上提高回报试图弥补一级市场的亏损,将整个软银集团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投机,更加激进。
07 赌局四:纳斯达克鲸
2020年夏末秋初的时候,美股的科技板块上开始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市场不断走强。
高盛的数据显示,2020年8月的后两周,美国个股的看涨期权总面值平均达到了每天 3350 亿美元。这是 2017 年至 2019 年滚动平均水平的三倍多。虽然当时是一个散户很疯狂的时期,但这些期权购买的规模太大,根本不可能由散户来驱动,大家认为,这背后一定是一个手握巨额资金的神秘机构。
华尔街上的交易员们对这个机构好奇极了,甚至给它取了一个名字,「纳斯达克鲸」,意味着深海中神秘的庞然大物在撼动着整个科技指数大盘。
2020年9月3日,开始有媒体爆料:「纳斯达克鲸」正是孙正义领导下的软银。之后,众多媒体纷纷引用信源爆料,让孙正义最新的一盘赌局浮出水面。
软银在2020年8月份设立了SoftBank Northstar北极星部门,专门管理科技股的二级市场投资。但有分析指出软银开始投股市的时间要更早,只是之前采用了能够让公司避免公开披露持股情况的结构,使得外界一直没有注意到软银在二级市场中的动作,直到纳斯达克鲸被媒体爆出来。
软银在8月份向SEC提交的文件中显示,他们买入了价值40亿美元的科技股公司股票,包括亚马逊,奈飞,特斯拉,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而「华尔街日报」报道,软银还斥资大约40亿美元(premium)买入了看涨期权,而这些期权挂钩股票的名义风险敞口(notional value)达到500亿美元。
软银押注科技股看涨期权的逻辑是,如果科技股继续当前的上涨态势,软银说不定能通过二级市场翻盘来减少,甚至抵消之前Uber和WeWork等一级市场带来的损失。
软银一度是幸运的,衍生品市场最开始出现了利好的情况,使得软银一度在账面上赚取了40亿美元。但孙正义并没有收手。
金融时报引用了信源评论道:「鲸鱼还很饥饿。」
截至9月30日,北极星购入了将近17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股,包括持仓亚马逊股票63亿美元、持仓Facebook22亿美元、持股Zoom 和Alphabet分别有18亿美元和14亿美元。北极星还有34亿美元股票衍生品的投资。到了十月,软银的股票持仓规模已经扩大到了超过200亿美元。
孙正义「见好不收」的这个态度让很多人捏了一把冷汗,软银的股价开始下挫,包括软银内部的员工感到非常恐慌,投资人也各种质疑不爽。
果然,好景不长,2020年的第三季度末,北极星已经累计交易亏损37亿美元。2020年12月初,由于投资人的施压,孙正义开始透露放弃二级市场投资的倾向,表示将在年内了结九成的期权。而北极星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中损失了46亿美元。在2022年4月,Softbank北极星持仓全部清算后,总损失额攀升至70亿美元。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无数的美国权威媒体确认了纳斯达克鲸是软银,但是我们的线人告诉我们,孙正义私下对公司内部人士否认了纳斯达克鲸的指认。问到:「你觉得我像个赌徒吗??」
无论如何,亏的钱是明明白白写在财报中的。至此,孙正义又一次试图翻身的豪赌,再一次失败了。
08 未来:断尾还能长回来吗?
来到2022年,软银重仓的滴滴上市之旅也是各种坎坷、最后选择退市。这毫无疑问是再给了软银当头一棒。接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随着一级二级市场同时遭遇资本寒冬,软银不断创下历史最大亏损,直到最新季度的亏损234亿美元。
那就像我们开头说的,软银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孙正义的赌局也没有正式的结局。软银仍然握有大量的阿里巴巴股票,不少大型企业股份,以及ARM这个杀手锏。今年 2 月,当英伟达收购 ARM 交易失败后,软银也宣布计划在 2023 年 3 月之前让 ARM 重新上市,孙正义能靠这一战翻身吗?这是一个大问号。
现在,已经断尾的软银暂时开启了防守模式。不少批评者希望,这样的滑铁卢真的能让孙正义自省,之后不再一人独大、靠「直觉」来激进投资,而是采取纪律性更强的投资策略的公司管理机制。但仍然有软银的投资人对孙正义还怀有期待。他们认为,大起大落在孙正义的人生轨迹中太正常了。他会像经验丰富的猎人一样,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届时,他会再次快速果断的出手。
孙正义说,壁虎的尾巴断掉超过三分之一就长不回来了,所以你们认为,孙正义的软银,还可以涨回来吗?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视频播放渠道】
国内:b站|腾讯|视频号|西瓜|头条|百家号|36kr|微博|虎嗅
海外:Youtube
联系我们:video@sv101.net
【创作团队】
监制|泓君 陈茜
撰稿|陈茜
主持|陈茜
后期|屈思玉
运营| 李宛宸
特别感谢|华尔街资深从业前辈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