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2年9月30日10点,京东众筹入口下线。10月10日起,京东众筹业务暂停运营。
这让人联想到曾经在京东众筹上创造历史的小牛电动车。2015年,横空出世的小牛打破了在当时京东众筹的三项纪录:超8000万的众筹金额、16万台的销量、仅用时3小时40分钟打破众筹记录。
在当时,4000-5000元的两轮电动车并不便宜,但小牛依靠着锂电、智能化与服务这三项差异化,开创了在两轮电动车里的全新赛道,也成为无数两轮电动车厂商效仿的对象。
想想看,这三样不也是当今对电动汽车来说很重要的三个要素吗。如果小牛创始人李一男在当时开的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而不是两轮电动车公司,或许现在也是能和“蔚小理”平起平坐的造车新势力。
只可惜没有如果,2022年才问世的自游家NV,需要在这个已经非常内卷的电动车市场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品牌印象基本来自于创始人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并不一定是一张白纸。人们会因为他的创始人、投资方、母公司等诸多方面,对该品牌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火星石科技与大乘汽车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自游家的初印象,主要会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火星石科技的创始人李一男。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曾创立小牛电动车,还拥有一批忠实的“牛油”。小牛电动车的成功,令大众也会给予李一男个人更大的期待。

而另一方面,则是火星石科技的合作伙伴——大乘汽车。亮相于2018年的大乘曾在18、19年还能保持年2万辆左右的销量。2020年开始,有媒体报道称,大乘汽车的技术水准无法达到“国六”排放标准,因此陷入无车可卖的局面,2020年销量已不足1万辆。到了2021年更是已经查不到销售数据。
不过,火星石与这样一家“负印象”的品牌合作,原因也很简单——大乘汽车有合适的工厂与造车资质。事实上,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在最初都会选择与一些自主品牌合作,或是收购一家拥有造车资质的企业。例如曾经的小鹏与海马,收购力帆汽车的理想,合作造车的江淮与蔚来等等。但似乎新势力们都不愿过多提及自己的“合作伙伴”,但自游家却比较令人意外,自游家官方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火星石科技在软件、智能、三电等前瞻技术领域赋能大乘汽车,共同提高整车和智能软件水平。”
同时,寄希望在产业上的相互赋能,火星石科技联合大乘推动双方更好的发展。

平心而论,大乘汽车的失败,并不能直接说明其生产制造能力有问题,因此用这一点来质疑自游家的生产水准与产品质量,还为时过早。
综合来说,在资本上,李一男或许可以吸引来更多的投资,但在用户角度来看,正面的形象基本来自于“牛油”。
首款车型正式发布后,大家又对自游家的形象怎么看?
贵了?实际对比配置后其实还可以接受
自游家NV发布后,品驾查看了我们在各渠道内容下网友的评论,网友普遍认为自游家“贵了”。
贵与便宜都是相对的。可以先拿这款车与几款“潜在竞品”来比一比。
先看28.88万元的增程版。如果单纯从能源类型来说,它与问界、理想与岚图等品牌的车型都属于增程式。与问界M5相比,同是四驱的四驱至臻版同为28.88万元,且自游家在尺寸上更大;而尺寸上相当的岚图Free增程版起售价也要31.36万元;而目前“最小号”的理想L7起售价也要33.98万元。如果再加上一些混动车型,目前非常火爆的比亚迪唐的混动产品当中,最便宜的只要20万元左右,其中最便宜的四驱款也只要24万元左右,在价格上确实有不小的优势,但考虑到一些舒适配置以及纯电续航、车身尺寸等因素,高配的比亚迪唐也要28-33万元左右。
再看自游家的纯电版,其中高配续航560km(CLTC工况),搭载三元锂电池;低配续航440km(CLTC工况),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售价分别为27.88万元与31.88万元。而尺寸更小的特斯拉Model Y目前最低配的后轮驱动版也要31.69万元。

可以说,如果拿自游家NV的各个款式去跟市面上配置、尺寸相当的车型去做比较,它都显得“非常有诚意”。所以,它为什么令人感觉“贵了”,问题大概出在以下这四点上。
- 刚才我们与自游家比较的这些车型当中,销量还不错的车型,都会有强烈的特点。问界背靠华为的智能化技术、品牌以及渠道;理想则贯彻“车和家”概念,拿捏了在中国家庭当中,真正拥有“购车决策权”的乘车者们;比亚迪虽然把配置拉高后价格也比较高,但它仍然能够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入门版供更多用户选择。自游家的特点相比这些车企来说,显得不够夺目。
- 在比较过程中,如问界M5虽然四驱版本和自游家价格相同,但问界可以提供更便宜的后驱版本,而自游家NV并未提供。车与车进行横向对比参数非常简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配置才是大多数用户需要的,如果比其他车强的部分用户并不是那么看重,那只能是“无效配置”。
- 纯电版方面,两款车型的续航里程都过短,特别是入门版车型仅有440km的CLTC工况续航,而这可能令自游家NV失去不少初次接触电动车的用户。对于没有日常使用过电动车的用户来说,会有更强的“潜在续航焦虑”,因此在购买时,则会更加重视续航里程。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角度出发,对于近30万的自游家来说,与其坚持四驱,也许让续航更长一点更有吸引力。
- 自游家NV将自身定位为“豪华中大型城市探索SUV”。乍听之下,确实对这个定位无法做到秒懂。但如果仔细品味这款车后,则会发现,这款车的“出游玩乐”属性非常强,只是密密麻麻的配置表一时让人忽视了这款车的这一面。
提到“出游玩乐”属性,如果细细品味自游家NV这款车,其实还是能够发现它的不少“与众不同”。
自游家NV想造一辆不同的车
最后,品驾想聊聊关于自游家NV这款车看到的一些不同点。首先是外观上,虽然不少人说它长得有点像路虎卫士或是福特烈马,但在今天这个趋同化严重的新能源车市场上,这款车还是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在产品定位上,刚才提到的“出游玩乐”属性,何以见得?首先是全系标配四驱,200mm的最小离地间隙、470mm涉水深度、20度接近角以及25度离去角,再加上标配的行李架以及更大的后备箱空间,这辆车其实是有一些轻越野属性在,非常适合近郊旅行或是外出露营。

智能化方面,自游家NV其实还算比较真诚。一方面,车机选择了Carplay+车机原生系统NIUTRON OS的组合,虽然CarPlay并不新鲜,但纵观新势力品牌,几乎没有一个品牌会选择搭载CarPlay。确实有一部分品牌是因为自身的车机系统水平还不错,但也不乏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车企在,自身的车机非常难用,但又不提供手机映射功能。另一方面,在智能驾驶方面,基础的全速自适应巡航功能有了,自游家NV全系标配24项AAD(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功能,在发布会上也提到,后续还会提供付费升级,开放城市/高速路段的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

只能说从产品声量上看,自游家汽车的首款车,确实不够响亮。但第一款车并不一定就能给一个品牌定终身。小鹏也是先有G3,才有的更成功的P7。自游家品牌从发布至今还不到一年,而首款车型在今年年底就将开始交付,对于从零造车这件事来说,已经是飞速。
品驾也发现,自游家在产品服务和渠道体系上做了更足的工作。发布会后他们就宣布,全国21个城市共36家零售中心已同步开业,截至10月底,将有44家零售中心陆续开业,覆盖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23座一二线城市。
服务体系层面,自游家汽车采用综合服务中心、授权服务中心以及远程服务网络三种方式,在全国所有有车辆交付的城市均建立高质量的立体售后服务网络。2022年年底前,自游家汽车将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100个服务网点,采用统一标准,透明定价,为每一位自游家汽车用户提供车辆保养、维修、出险、质保等全场景售后服务。补能布局方面,自游家汽车针对不同用户的补能需求,提供家庭充电、公共充电网络聚合,并探索后续的社区充电建设方案。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跑得飞快,已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品牌必须提升竞争力才能从急剧变化的市场中拔得头筹。目前看来,自游家已在产品服务和渠道体系上充分准备,为定位独特、配置真诚的自游家NV带来了不少加成,具体市场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