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数码产品

Slack:想要杀死Email的企业级通讯工具

lawrencew

发布于 2014年2月15日

无论你习惯与否,Email依然是当今商业环境里最被广泛认可的交流工具。

但遗憾的是,Email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虽然在形式上是一份可留存的文件,但对于某些每日往来邮件上百封的用户,其操作的频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批用户的需求。

Slack由Flickr联合创始人Stewart Buttterfield创立,他希望能创造出一款专业服务于企业的应用。Slack的主流功能包括了对团队成员的搜索、分组群聊、文档分享功能,Slack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团队成员直接分享在各种云服务上的文件,包括Google Drive、GitHub等。

Slack的增长还是蛮吸引人的,据gigaom的报道,从2013年8月至今已经有了1.6万名用户(57%跨平台,43%纯PC用户),当然这离不开Slack的投资方,著名硅谷投资人Andreessen Horowitz的大力推荐,其在Twitter上大呼“我从未见过一款商业类的应用能依靠口碑以每月50-80%的速度增长。”

目前Slack还处在限量测试阶段,不过我昨晚以PingWest名义注册了帐号后过了一分钟便被通过了,产品同时支持Mac、Windows、iOS、Android系统,PDF、txt文本、Zip压缩包均能在软件里自由传输。

Slack给自己的Slogan是“让你少忙一点”,产品的主页面上,左侧是话题的标签带上了#的标识——这已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了,从Slack自身也用#做logo可以看出它的任务基因。中间则为对话内容,与一般IM工具没有太多差别,右侧可随时查找对话过程中涉及的文件,包括图片、PDF、Google Doc、Dropbox(已整合的服务达19项之多)的同步。作为一款团队内部的沟通软件而言,这也是最有效率的展现形式之一了,这让我想起了Tweetbot的PC端版本。只是在同类竞品里,已有了Yammer、Chatter、Tibbr等应用,一直一来不温不火,Slack能否杀死Email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它得先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外部的合作上,Slack已选择了Rdio、BuzzFeed、Medium、Foursquare、Lonely Planet、LinkedIn、Adobe等产品,从这份列表来看,Rdio与Medium这类休闲类目固然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必要,但长远的合作,对Slack起影响的,LinkedIn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先不提LinkedIn拥有2亿的全球企业精英用户资源,LinkedIn的用户才是Slack最应关注的点,两者群体高度重合——不然还有谁天天发那么多Email。LinedIn的站内搜索做得虽好,但IM工具前仅停留在“附属品”的阶段。

当然,以Slack目前的体量而言,谈战略显得有点远,背后是Slack选择做一款纯粹协作付费工具还是以实用工具的角色切入职业社交的大蛋糕的选择,如果是你,会选择哪条路?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数码产品」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数码产品」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lawrencew

Everything we know is based upon a shaky foundation which we call hypothesis.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