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业界动态

《流浪地球2》“数字生命”照进现实?联想集团将在上海“复活”珍稀物种

shuohang

发布于 2023年2月10日

说起最近最热的电影,莫过于被称为中国科幻里程碑之作的《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末世题材电影,《流浪地球2》把地球打包带走的大胆设定颠覆了大众对现实世界的想象,而影片的另一主线剧情“数字生命计划”,则让人们对于元宇宙世界的想象有了实体。

在《流浪地球2》中,“数字生命计划”可以说是一字不提元宇宙,处处皆是元宇宙。在影片设定里,无法阻止的天灾降临时,“数字生命计划”希望通过脑机接口,将人的记忆和部分意识上传至数字世界,进而使人既能拥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意志与情感,又能在数字世界中开始新的生活,这正与我们对元宇宙的想象高度重合。

在现实生活中,元宇宙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潮的概念,但在科幻电影中却早已不再新鲜。而《流浪地球2》中的 “数字生命计划”之所以能够翻陈出新,收获极高的讨论度,很大程度上源于影片的剧情设定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与代入感,让人们透过技术的外衣,看到了元宇宙存在的现实价值。

在影片中,量子科学家图恒宇一直无法走出妻女车祸去世的阴影,为了给年幼的女儿完整的一生,他将女儿的记忆及意识备份上传至计算机中,使她在数字世界中“复活”。影片的最后,当观众因图恒宇与女儿在数字世界中紧紧相拥并一同拯救世界的画面而感动不已时,他们同时也意识到,元宇宙的实在价值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在于提供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更在于弥补一些现实无法圆满的遗憾。

虽然在当下的现实中,数字生命并不能像电影里那样成为拯救地球危机的英雄,但同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现实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去年12月,联想集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启动了“新IT,新自然 ——‘超自然空间’合作项目”。在签约仪式上,联想集团宣布将利用包括元宇宙在内的“新IT”技术,让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珍稀动物标本在元宇宙中重获新生。

那么,这些即将进驻数字世界的珍稀动物又将如何影响现实世界呢?今年下半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所展出的中国最长的长须鲸标本,就将在联想集团元宇宙技术的帮助下“复活”。这是一头来自北太平洋种群的长须鲸,随着海水的漂流在浦东大治河口的海滩搁浅。尽管参观者可以通过博物馆中的骨架标本看到长须鲸的庞大身躯,通过文字介绍了解这一物种在生物链中的重要性,但如果对它的印象就此止步于“海中霸主”的符号化形象,就无法感受其鲜活的生命。

而元宇宙技术的加入,将使动物标本于眼前“复活”的震撼场面于博物馆上演,唤起参观者更多的共鸣与共振。试想,如果博物馆中陈列的巨大骨架标本,在下一秒又重新活了过来。看到长须鲸灵活游动的身姿,参观者将在虚实交接的影响下更加深切地为它的逝去感到遗憾,进而产生为物种保护而奋斗的动力。在博物馆这样的自然科普圣地,如果更多像恐龙一样已经在现实中消失的物种,能够再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参观者眼前,人们也就更能从历史的教训中意识到,当下必须要采取行动,不让物种消逝的悲剧再次发生。

(动图来源sketchfab,此为座头鲸3D模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虽然很多专家对这个略显夸张的说法提出疑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物种的生存与消亡之间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元宇宙技术,让珍稀动物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阻隔,再次与人相见并建立起更深的情感联结,进而驱使更多人加入到物种保护的行列中,这正是联想集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此次合作的目标与愿景。

在《流浪地球2》中,“数字生命计划”起初被视作让人类沉迷幻想、逃避现实的陷阱,但最终却起到了扭转形势的决定性作用。相同地,随着元宇宙从概念走向落地,当面对一些像物种保护这样紧迫的现实需求时,如联想集团一般既有技术实力、又有自发动力的科技企业,将使元宇宙技术释放出更多、更强、更深远的实际应用价值。

正如在这一合作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所说的:“数字世界可以和真实世界有一致的关系,并且有联动,但同时又能够实现一些真实世界实现不了的,或者是成本特别高的应用。构建一个数字世界来赋能真实世界,其实这就是元宇宙的概念。”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业界动态」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业界动态」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shuohang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