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品驾

在中国畅销几十年的大众,被比亚迪打败了吗?

只有认识到比亚迪与大众的真实差距,才有利于中国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超级汽车集团。

董楠 王飞

发布于 2023年4月28日

最近一季度上险量数据显示比亚迪不包括腾势一季度上险量超越了大众品牌比亚迪一季度在中国销售了超过44万辆汽车,而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同期总销量是42.7辆,差距超过1万辆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在主流汽车市场比亚迪改写了由外资品牌长期居高的格局

如果从今年比亚迪全力实现300万辆规模来看比亚迪今年有望超越大众在单品牌层面逆袭大众一家独大的局面

去年杰兰路汽车营销数据统计的1-11月的上险量数据还增加了一份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售均价的排名比亚迪以16.7万的销售均价领先大众的16.2万均价

图源:杰兰路官方
图源:杰兰路官方

如果结合此次一季度上险量数据来看比亚迪从平均售价到终端销量对大众品牌的全面碾压对于过去十年来想要在15-20万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低的自主品牌来说是一次产品结构的胜利

还记得2016年长城汽车魏品牌(当时品牌命名为WEY)发布的当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立志要将品牌打造成在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里的高性价比品牌,冲击合资品牌在这一价格区间的固有优势,终结豪华车在中国的暴利。

在那个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主流自主品牌平均售价尚不足10万元但是乘着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东风SUV市场如鱼得水的阶段似乎自主品牌超越合资品牌的时机到来了

但是在燃油车市场自主品牌终究抗不过巨头的SUV反击虽然大众的SUV在中国起步晚2017年神车途观L开始大众开启了从A、B、CSUV的全面覆盖甚至不惜把捷达独立成SUV品牌不但牢牢守住市场凭借SUV,大众在2019年还创造了中国市场的最高纪录仅仅大众品牌包含品牌独立的捷达这一年在中国市场就创造了超过300万辆销量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一举达到了19.8%的高点

可以说在燃油SUV市场自主品牌对包括大众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发起的市场攻势并没有对大众形成真正的压力

但是本文这次想讲另外一个事实

销量下滑了,但大众还是很能赚钱

2020年开始大众在中国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不但市场份额一路从19.8%缩水到2022年的15.1%,2022年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交付量相比2019更是少了105万辆

对于大众来说占据其全球销量近40%的中国市场销量滑坡对于其业绩来说似乎是一种危机

但是结合大众集团的财报表现来看尽管大众在中国这个最大单一市场表现不佳但这几年来其利润增长却很稳定

2019大众集团年度税后利润为140.29亿欧元同比增长15.4%。

2020年,受到缺芯停产影响,大众集团税后利润为88.2亿欧元,较2019年下滑37%。

2021,大众集团息税后利润也同比增长75%至154亿欧元

2022,大众集团息税后利润为158亿欧元,同比增长2.6%。

也就是说2020年经历业绩震荡后大众集团在第二年就扭转了财务数据局面在销量表现更差的2022也维持着增长

这与中国主流自主品牌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表现截然不同

在今年一季度的车市价格战和向新能源转型的大笔投入中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就遭遇了滑铁卢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89.34%

比亚迪刚刚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显示净利润达到41.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10%。但是如果与市场表现相当的去年三季度四季度对比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利润并没有显现出更强势的增长势头

今年一季度比亚迪整体毛利率为17.85%,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6个百分点,但与去年第四季度19%的最高毛利率相比,第一季度毛利率微跌

失去新能源补贴以及一季度的部分车型降价都一定程度上波及了比亚迪的盈利

相比之下比亚迪盈利表现虽然已经比较坚挺但是对于比亚迪来说继续提升单车利润加强产品组合的抗风险能力仍然是主要课题

比亚迪用胳膊掰赢大众的一条大腿,这是故事的开头

另一个层面从集团品牌布局和全球化来看大众与比亚迪还不在一个维度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虽然都开始孵化自己的高端品牌但是尚未形成有力的产品组合相比之下大众集团更像是由多条有力的大腿组成的庞大集团依靠各条大腿的有力驱动即便有一两根暂时挫伤大集团的整体驱动力仍然能够保持

比如去年分拆上市的保时捷交出的第一份年度财报就表现出客观的利润增长能力而大众集团仍然是保时捷的股东这意味着保时捷拆分上市后对大众集团的利润贡献能力更强

此外大众集团还有包括兰博基尼宾利和杜卡迪在内超豪华品牌并不受电动化转型的影响保持着稳定的利润增长这些都组成了大众集团的实力“大腿”

所以尽管比亚迪在一季度的市场表现赢得大众品牌但是比亚迪用胳膊掰赢大众的一条大腿仅仅只是开始

毕竟比亚迪+腾势之和,仍然不及大众+奥迪之和。

而作为比亚迪的高端品牌腾势的目标必然是击败奥迪这是比亚迪形成品牌羽翼还需努力的阶段

另一个层面随着技术能力提升实际上比亚迪也在复制大众集团的“大腿路线”仰望、F品牌还在成为比亚迪多条大腿的孵化过程中

也就是说在优化的产品组合形成之前我们尚不能为比亚迪对大众的pk叫好

毕竟热度颇高的仰望真正成长为比亚迪的利润奶牛也尚需时日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另一个层面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达到增长顶峰后此后一直维持的低速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在低速增长空间里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比追求不断高增长更加主要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2德系品牌一直保持着超越日系的市场占有率德系品牌中主要以大众为支撑,也就是说,大众在中国的市场表现仍然相对稳定

图源:中汽协官方
图源:中汽协官方

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企业大众不但踩准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命脉也经历过不少挑战这也说明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

在技术路线上,包括大众在内的主流外资品牌几乎都放弃了重金投入插混技术的研发这也让凭借插混技术不断迭代的比亚迪终于具备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这大概是合资品牌们没有想到的

中国品牌的弯道超车首先借助插混的力量实现了

但即便如此在今年上海车展外资高层们组团来中国“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基本都把本土化的重点放在了电动化和智能化上面对于市场份额一路走高的插混只字未提

因为对于顾全全球市场大局的外资集团们来说即便插混在中国市场势如破竹但是在全球市场的接受度仍然不高如果外资品牌们因此改变技术策略除了技术研发投入巨大在中国市场很可能还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追赶而习惯于打造全球车型进入全球市场的外资集团们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很可能同样没有优势

就好比中国品牌在燃油车时代追赶了外资品牌那么多年仍然没有追上一样

上海车展期间奔驰集团主席康林松曾说只要燃油车还在卖就不会停止内燃机的研发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包括奔驰大众在内的外资巨头们在现阶段仍然会以提升内燃机技术进一步降低整车成本甚至不乏针对中国燃油车市场增加更多的本土化来对抗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插混的追击

而大众在中国的一系列布局包括在安徽投资建立电池厂与地平线合资等等都在进一步推进本地供应链能力和软件能力

大众曾表示,与地平线的合作是集团在华推进战略转型,强化在华业务的核心基石。 图源:地平线官方
大众曾表示,与地平线的合作是集团在华推进战略转型,强化在华业务的核心基石。 图源:地平线官方

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项目经理、前西蒙顾和全球合伙人陆盛赟分析,大众体系能力的特点是车不会爆但也不会失败

也就是说大众的体系能力并不是非常轻松就被击倒的

基于此甚至可以说今年比亚迪完成年销300万辆的规模后与大众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比亚迪与大众的对垒才刚开始

如今摆在比亚迪和大众面前的都极具挑战

对于大众来说守住中国市场15%市场份额延续燃油车时代的话语权比当初应对通用丰田要难得多

对于比亚迪来说在稳住中国市场基盘的同时还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取得海外市场的话语权让中国的比亚迪成为世界的比亚迪这一全球化征程也才刚刚起步

要守住15%市场份额的大众和增长到300万辆高点的比亚迪接来下如何守住各自的市场基盘

对于大众来说陆盛赟认为现在大众不但要解决产品层面如何适应市场的问题还要通过智能化数字化能力完成品牌重塑的问题

对于比亚迪来说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市场周期同样具有挑战

这其中除了中国品牌要继续不断积累核心技术能力对于超级汽车集团的经营管理能力品牌价值的塑造甚至是贯穿于全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品牌们相比百年汽车巨头还仅仅是学徒

只有认识到比亚迪与大众的真实差距才有利于中国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超级汽车集团

所以说一季度比亚迪超越大众仅仅是比亚迪与大众对决的真正开始而比亚迪应该成长为一个像大众一样的超级汽车集团

只有正视比亚迪与大众的真正差距才有助于中国品牌实现真正的超越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董楠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