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品驾

广州车展小鹏X9“狙击”理想MEGA,纯电MPV为何成为话题之王?

车展即战场。

董楠

发布于 2023年11月24日

至少在广州车展正式开幕前,也没有人想到,小鹏X9与理想MEGA的交手会如此热烈。

理想MEGA发布会刚过,小鹏X9的发布会就开始了。据称,两家新势力在准备车展发布会前,都仔细研究了对方,两款车型的发布会,虽然都不是正式上市,但是句句挑对方的“弱点”,颇有隔空喊话的意味。

发布会过后,X9和MEGA的展台都是人头攒动,此次先于MEGA开放内饰、发布预售价的X9,显然获得了更多话题。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虽然大家也不明白,一个40万级和一个60万级的MPV是怎么打到一起去的。但是,回想小鹏在“1024科技日”当天亮相X9时,热度早已经被提前释放官图的MEGA抢光,就可以理解,在广州这个主战场,X9誓要扳回一局。

而媒体们在此后对两家新势力的采访中,也都句句带上另一家,竞争的局面被进一步推动。

此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车展间隙抽空去MEGA展台转了转,据说何小鹏说的第一句话是,

“都还好,就是头顶的激光雷达有点突兀”

何小鹏在MEGA展台 图源:品驾 摄
何小鹏在MEGA展台 图源:品驾 摄

不难想象,车展之后,两家新势力在对车展的复盘中,一定会进一步聚焦。

X9和MEGA的交锋一定还会继续。

车展流量王,明日星舰迎战公路高铁

MEGA在车展上用了“最安全MPV”的产品定位,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甚至有点对小鹏X9精准打击的意味。

果然,在X9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体沟通环节,就有人提出了关于X9的安全性问题。

小鹏X9在空间利用率上,采用了第三排座椅可折叠进地板的设计,同时,还采用了前后一体化压铸概念,所以第三排碰撞安全性,就成了小鹏X9被讨论的话题。

在采访中,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也回应,小鹏X9采用了12000吨铝压铸结构,保证了后地板强度,这一结构设计同时通过了中国与美国的后撞测试,并且超过美标10%的标准,还可以做到尾部碰撞后不侵入第三排座舱,并可以打开二排车门。

以前在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有过工作经历的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易寒则表示,在小鹏X9的研发上,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工程语言,熟悉的技术语言,熟悉的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MEGAMPV安全性话题的推动,小鹏很快也会启动技术大解析环节。

也有看过两款车内饰的媒体评价,在空间上,MEGA更大,X9第三排空间也足够舒适。

当然,这些都能从不同区间的定价中找到原因。

从定位来看,小鹏X9与理想MEGA从价格区间决定了二者不是同一级别的竞争对手。

但是,为什么在广州车展的首次正面对决中,小鹏X9似乎更胜一筹?

这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理解。

首先,小鹏X9发布会的信息量更大。广州车展上,小鹏X9不但公布了38.8万的惊喜预售价,还搞了一次内饰大公开,整个X9展台的流量,与MEGA不相上下。

设计能力上,小鹏X9也借机炫技。

小鹏X9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和扶摇架构,同时集成了双腔空悬+CDC,以及后轮转向等非常占用空间的配置,与此同时X9同样做到了第三排大空间,这其实很考验小鹏的整车集成和工程能力,估计很快小鹏也会做专门的技术科普。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图源:小鹏汽车官方

内饰设计上,彩电冰箱大沙发+中央空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鹏X9这是在叫板。

从产品理念上,小鹏X9从技术层面上将“全家人都能开的MPV”的概念进行了落地,相比于MEGA,目前阶段更体现了对于家用场景的实用性,并且相比于目前市场上大多兼顾商用场景的新能源MPV都有不少创新之处。

按照小鹏G6、小鹏G9的定价逻辑来看,可以推测小鹏X9最终可能会将长续航MAX版本的售价顶到45万元区间,对40万级市场多维度覆盖。

这个定价,与目前热销的腾势D9相当。小鹏想在家用MPV市场打下一片天,因此选择了主流价格细分市场,可以说直奔40万级七座之王的目标。

其实如果对比目前市场上40万级纯电车型来看,小鹏X9对空间性的设计,有许多独立思考,这一点从X9的第三排对舒适性的打造就可以看出来。

大七座的真正弱点就在第三排,这里小鹏X9设计了从车外一键便捷进出三排的功能,有第三排靠背/头枕电动无极调节,以及三排乘客可独立控制空调,这些设计在如今的大七座市场都十分具有领先性。

对比G6、G9对主流20万级以上纯电SUV市场的震撼,此次X9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阶。

又碰上与流量明星MEGA一同出道,这注定让小鹏X9成为小鹏在重回增长轨道后的关键一战。

广州车展期间,对于小鹏X9的销量预期,小鹏对外界的回应是,要做纯电MPV市场第一。

换句话说,小鹏X9与理想MEGA要在榜单中一较高低了。

本届车展,小鹏X9与理想MEGA的展台都堪称流量王 图源:理想汽车
本届车展,小鹏X9与理想MEGA的展台都堪称流量王 图源:理想汽车

纯电MPV不好造

目前市场上纯电MPV销量最高的是极氪009,单月销量在2000辆左右。尽管极氪009号称在50万级全品类第一,但是,估计小鹏X9和理想MEGA都不会认为,2000辆会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上限。

高端纯电MPV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品类,它既缺少强大的市场需求数据支撑,又容易暗淡在对手的光环之下。

甚至对于如何定义一款纯电MPV,还会带来一场灵魂拷问:

纯电如何满足续航需求?

大车型带来的电池成本增加会推高整车成本,车企如何通过产品定义和成本能力来提升纯电MPV的附加值?

更重要的是,中国家庭对MPV的需求到底大不大?这一点,实际上还没有在如今的新能源MPV市场得到完全验证。

但是,从小鹏的角度来看,能源和技术迭代,为纯电MPV进入家庭市场带来了机会。

腾势D9对GL8的冲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鹏X9则希望通过同样的路径去取代燃油MPV市场赛那的位置。

事实上,纯电MPV因为电池较大,并不具备成本优势,但是纯电版电池的布局,其实相比混动,更利于空间布局。而大空间对于家庭用车场景来说,基本也是首要考虑因素。

所以说,纯电MPV其实为家庭用车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

图源:品驾 摄
图源:品驾 摄

真正做到取悦家庭市场就没那么容易了。腾势D9、极氪009以及岚图梦想家等MPV,都没有专注于家庭用车市场,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细分市场对MPV的认知。

所以,小鹏X9借助进入主流市场价格带的机会,实际上,也是想抢夺定义纯电MPV市场的市场话语权。

纯电MPV市场为何迎来话语权之争?

同样是打造首款MPV车型,小鹏X9与理想MEGA对于两家新势力来说,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X9是小鹏的转型之战,而MEGA是理想的进阶之战。

X9是目前小鹏产品序列中定位最高的一款车型,它更是小鹏技术升级、组织能力历经调整后的重磅车型。

而理想其实并不需要MEGA带动品牌冲高,作为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最重要的是要为理想接下来的纯电车型拉开序幕。

交汇点在于,两款车型都将体现二者定义高端纯电车型的能力,更何况,都是面向家庭用车市场的纯电MPV

理想在中大型SUV市场立足,增程和大六座的定义功不可没。此后中大型SUV市场前赴后继来了很多对手,沿用理想车型定义思路的很多,超越的很少。

纯电MPV,要的也是这样的颠覆。X9与MEGA之争的焦点就是,新一代纯电家用MPV,谁能主导产品定义的核心,成为标杆?

MEGA目前最大的颠覆就是颇具争议的外观设计,生来就有新物种的基因,而小鹏X9则习惯于保持稳健作风,但是标配后轮转向,一定让理想有点措手不及。

在好看与好开之间,小鹏X9选择了后者,去开辟家用MPV新战场。

更重要的是,小鹏X9赶上了小鹏技术迭代的爆发周期,无论是硬件能力还是软件能力。

扶摇架构、前后一体化压铸、XNGP天玑系统、800V高压快充,这款集齐了小鹏目前所有最先进技术能力的车型,相比于目前的新能源MPV市场,也是极具颠覆性的,除了智驾能力,小鹏很可能还会借助X9卷一把座舱能力,这一点,也可以期待一下。

预售价发布后,也有媒体好奇,X9的定价,能否为小鹏带来进一步增长的毛利。

Q3财报业绩发布后,被小鹏定义为正循环的周期正式开始。在财报电话会中,何小鹏还提到,

“今年 9 月发布的 2024款G9毛利率高于旧版 G9。”

2024款G9在定价上低于旧版G9,但是在一系列降本措施之下,2024款G9已经呈现了小鹏的降本能力。

小鹏也一直在通过扶摇架构、XNGP的平台能力,在交付量增长的基础上,让技术降本更具竞争力。

广州车展期间,黄泓霖透露,目前扶摇架构的整个平台化率能做到80%以上,小鹏也在借助与大众的合作,推动供应链降本。

此前G6、G9的成功,奠定了小鹏产品力的基础,同时,从G6开始,扶摇架构也开始发挥平台化能力,小鹏X9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

在小鹏与理想的此番竞争中,也让纯电MPV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或许,纯电MPV,未来会有取代六座或者七座SUV的能力。

现在全网都在关注,小鹏X9和MEGA的下一轮竞争会怎么打,这轮流量效应,其实也在加速市场转型。

毫无疑问,从此次广州车展来看,小鹏X9赢得了先手。接下来,我们也将静观12月的上市之战。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品驾」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董楠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