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层、蒙版、画笔、套索、通道……对于初学者而言,面对PhotoShop这些复杂的术语与功能,你可能已经完全败了。而功能强大到如PhotoShop这样的软件,免不要一套复杂的教程才能上手。PopAGraph作为一款移动端的图像处理,延续了PS中的抠图、蒙版、裁切、滤镜、边框等功能,加之这些功能间无尽的组合方法。但它却有一套简单的引导机制,使得用户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能快速上手。
Pop-A-Graph从语义上理解,开发者希望用户利用这套工具,让他们的图片更受大家欢迎。Pop图片可简称为P图,却又不像专业的软件那般生硬。在你第一次打开App的时候,软件会首先播放一段长度不到1分钟的演示短片——怎么把自由女神像抠出、背景与选区的调色、添加文字、阴影,完成一张象征纽约的剪贴照片。教学视频按功能分段播放,期间会引导用户去互动点击,通过互动方式进入下一步操作,有点类似国内手游的傻瓜式引导。而这样做的好处是,能给用户一个最初步的印象,对软件有功能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另外,又避免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演示,节奏太快,来不及反应。

接着,PopAGraph用静图加动图的方式引导用户每一步的操作细节,对操作要求也从入门过度到精通。App对“入室弟子”的引导,不再是机械化的,软件只会引导你每步能怎样操作,而具体怎么发挥完全取决用户自身。添加照片、选取选区、滤镜、添加相框、文字,每一步都有较为细致的引导。比如按住箭头,向左拉出主选单,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示意图片。在引导文字操作时,在一个虚线框内醒目提示:双击添加文字。

其中,比较典型的还包括三步动画的引导,以三张动图的形式告诉你怎么描出主体的外缘、缩放、移动图片。类似的教程也出现在对于边框的教程上,图片引导用户怎么选择边框、调整大小、移动边框、选择框线的样式。如果你对于图片的示意方法还摸不清头脑,还能求助于辅助视频教程。

对于一些功能比较隐秘细致的操作,会作为常规的引导项目,通过小横幅的方式,出现在每次P图时的上方。比如左右滑动调整边框粗细、上下滑动调整边框圆角;左右滑动改变画笔粗细等。这一方面,不至于手势操作过于隐蔽而被忽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使用者的学习成本。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你忘了其中某几步的操作,这也没有关系。通过设置菜单,用户可以随时唤出操作说明,通过视频演示重温操作过程。
对于像PopAGraph这样较为复杂的工具类应用,分节奏多形式地引导用户,循循善诱地作新手教学,使得用户快速精通软件操作。要比许多应用在用户打开后不知所措、或被复杂的功能吓到、或傻瓜式地一步引导后消失,更能收获用户对软件的青睐。至少,用户会用了。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