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CES,与AI PC相关的话题成为热门议题,提出和最大力推动这个概念的联想发布了多款早期产品。
我们有机会和联想的核心决策者对话,对话信息量丰富,从中可以了解联想在今年的计划和未来的长期战略。
以下为对话精简实录。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Q:
在AIPC的机遇里面,联想是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哪些规划?
A:
PC经历过几次大的变革,最早的 PC是商业用的,没有消费电脑的概念。它就是一个生产力的工具,解放生产力。当然生产力后来不只是为大家办公用的解放生产力,也为大家学习、生活解放生产力,所以就出现了游戏、娱乐等,这也就出现了个人电脑概念。
我们非常高兴,联想其实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消费个人电脑的企业。联想是在94年,甚至还要早一、两年,92或93年提出的。大家都知道我从94年开始领导联想的 PC业务,但是在那之前,联想已经成立了一个叫1+1教育和个人消费电脑的公司。后来94年它就整合到我们这边来了。
然后就是用多媒体个人消费的,就是多媒体为标志第一代的发展。从过去只有语言文字到图形图像,都被集成到PC里面去。 之后的大的变革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跟PC在中国普及的话是分不开的。最早是 PC互联网时代。,联想在这方面的话也是一个先行者。我们最早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互联网电脑,叫天禧,大家可能还记得那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当时上网连接搜寻网页都非常不容易。我们通过一键上网,帮助用户快捷进入内容频道选择,应用飞梭调节的方式,让中国广大的消费者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这样的互联网的时代。
我觉得现在就是下一次的变革到来的窗口, AI PC或说人工智能电脑。我觉得联想也是敏锐地把握了一个机会。当然这一个是眼光,但更主要的还是能力。这么多年的积累使得我们有机会站在前面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我觉得这里边也是需要自己独特的技术的。 现在人工智能电脑可能会有五个大的特征:运算能力更强,且是CPU\GPU\NPU在内的异构计算。这能够让电脑最高效的使用人工智能的学习推导能力。这方面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的;
存储当然更大,同时需要把大模型进行压缩。一方面运算速度要更快,但是速度再快,在PC上面要运转一个完整的大语言模型也是不够的。所以你要把这个模型压缩得好,让他少利用资源同事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在这些方面的话,我们也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我们能在最小的占用内存资源的情况下更快地出结果。
另外,我们也积极地推动一些生态的建设,要有更多的应用。最后一点的话就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
AI PC在这些方面都是要下很大的功夫,少了任何一点都不行,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虽然现在也只是一个开始,但是我们应该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
Q:
联想是在去年10月末Tech World首次展出了 AI PC,然后今年我们能够在CES上能够去实际地体验 AI PC了,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仅有两个月。我想问一下咱们是怎么样能够这么快速地去实现产品技术落地的?
A:
我刚才讲的这些技术其实都不是说抱佛脚能够抱着来的,在我们的研究院里面很早就已经成立了异构计算的研究团队,把这CPU、GPU和NPU组合起来,面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者是负载来更加合理地去调用CPU的资源来进行运算。
同样的GPU\CPU放在那里,调度算法好与坏实际的效率效果会是非常不一样的。 同样的道理,用压缩的语言模型来进行训练进行推理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怎么在占用最少的 CPU资源、存储资源的情况下出结果,联想现在在AI PC领域的厂商里面应该是领先的,甚至是和那些上游的这些芯片厂商来比较,我们都是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
还有我觉得其他的这些方面,比如我刚说到的生态,联想处在直面客户的最佳位置,不管你是说做应用还是 AI生态的这些厂商,都希望跟我们来进行合作。同时我们会更多地去赋能,使能这些厂商通过我们的 AIPC 能够把应用变得更加丰富。这些方面都是联想,尤其是在 AI的时代,可能更能做的东西。你知道操作系统和驱动很重要,现在的用户越来越需要自然语言的交互、对应用的调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应用厂商或者生态厂商有很多的学问。
另外就是安全隐私,我们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联想会使用最好的技术来保护个人私有的数据和个人隐私。
Q:
我们昨天深度体验了AIPC相关的功能,包括AI NOW,这些功能让人印象还是挺深刻的,不知道您对于现在的 AIPC是否满意?
A:
现在这个产品只能叫AI-ready的产品,现在主要是我们利用显卡,不管是集成显卡还是独立显卡来加强它的计算能力。未来的话可能更加集成,应该是一个大的方向。刚才我也讲了各种不同的应用负载的各种算法,怎么调用这些软件蔚来都要跟上。将来可能大家会更多的听到一个指标的数字,我们现在叫 Tops,就是 trillion operation per second。
你们现在看到的 PC,大概只能做到10个Tops,所以你可以看到的话就是你不管是绘画还是文生图,还是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够生成。我们觉得理想的情况是要到40个Tops,这个才比较可以算是AI第一代,所以现在叫0代也可以。
它能够在普通的PC上面,通过这些附加的方式实现一些AI功能,但是它还不能够算是真正的第一代的产品。去年两次的业绩沟通会上我已经跟大家预测过,第一代产品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够正式地推出。
当然首先是芯片厂商要有更先进的芯片出来,另外我刚才讲软件模型的压缩技术都更加先进一些,到那个时候大家的体验会更加好一些。
Q:
刚杨总回顾一下自己在联想的发展经历和几个重大里程碑,今年是您在联想35周年。过去35年联想从中国到世界,然后业务也从PC到服务器到移动到云。在您看来过去35年联想有哪些改变?哪些永远都没有改变?过去一年消费电子行业处在一个周期性的低谷,你觉得未来AI会给联想带来更好的增长机会吗?
A:
不变的肯定是联想一直是在IT领域耕耘,但联系那个的战略其实是在不断地去进行调整变化的。我在联想35年多一点,但联想是40年,几乎每一个10年,我们都可以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司。
我们第一个10年基本上是以代理分销为主,从84年到94年,我们主要的业务大概都是代理国外品牌的产品。而大概90年前后我们开始有联想的板卡,然后PC业务真正的开始是94年。
94年到03年我们就开始创立自有品牌,开始做自有品牌的PC。这时候我们也做得很成功,从无到有,从一个在国内被国外品牌打得几乎都翻不起身来的一个品牌成长为全中国Number One的品牌。这个时候我们专注PC ,没有其他的产品。
再从04年到14年,04年我们收购了IBM,我们两个加起来市场份额在全球7%-8%,在全球排第四位。通过有效的整合,以及联想在中国形成的更高效的这些研发和制造平台,在2013年成功登顶成为全球的PC的 Number One。
从2014年开始,我们又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开始进入到服务器、手机等新的领域。所以才有今天联想更加多元化的布局,从各种智能终端、 PC、手机、平板、到基础设施的计算存储网络、软件领域,然后再到解决方案和服务,有了更加多元化完整的联想。
今年PC大概占60%,其他的业务已经占到我们业务的40%。要是不变的话,就不可能做到今天的联想。
现在应该说联想又要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其实就是一个核心,过去10年所的努力,现在都不白费。我们围绕着AI发展,有了从口袋到云端的全部的终端解决方案、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还有这个行业智能和服务的这些产品。如果没有进取心且一成不变,肯定是做不到的。 当然,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联想从一个本土公司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尤其是文化的、变革的管理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多元化、包容性这些方面,都是能够眼见得到的变化。此外还有战略的变化、文化的变化、人才的组成的变化。
Q:
您之前也多次提到, AI PC的5大核心特征,包括混合运算本地的模型,还有特别强调的安全。我想问一下您觉得这会成为一个行业共识吗?以及如何推动这一产品的普及深入市场和用户的心智?
A:
要实现AI PC,至少现在我们看到的5大特征一点都少不了。但未来是不是还有更多的要求,这可能要再看发展。至少从今天来看,这些都是必备要素。
我们当然对于 AI PC未来的发展抱有非常打的信心,我们觉得再发展下去,每个人会有一个人工智能的双胞胎,把你从有生命开始的数据都能够加以记录,是你自己的,当然也只有你能够启用它,在安全上面高度保证,指纹、语音、虹膜都可以,只有你能够用它,但是也只有如此,当你用它的时候,它才能够给你最好的帮助。 所以这个才是我觉得人工智能的真正的美妙之处。
Q:
我们现在看到两个确定性,一个确定性是AI的发展。 然后第二个确定性是说联想在PC能力上的确定性,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我们是绝对的领先,这两个确定性加起来就会得到一个说联想肯定会成为AIPC时代的领先者?可能它是未来很大的市场机会,而联想怎么保证自己在抓住这个机会的时候不犯错?还有一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过,未来会出现一个新的物种,但最后可能不是AI PC?
A:
觉得我们现在只是站在品牌的优势。AI是一个确定性,PC也是一个确定性,所以A IPC是一个确定性,在这个方面的话我们是领先的。但是真正要做好这件事情,不是光有个品牌、有个概念就够的。
一定是前面一直在谈5个核心特质才能构成 AI PC,我们必须把这5个里边的每一条都做好。也许未来还有第六条或者更多。
会不会有其他的形态?当然在更长远的地方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它是什么样的一个形态?但是现在来说AI需要比较大的计算能力,比较大的存储能力,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没有把目光转向像比较小的手机或其他更小的产品,是因为PC就比较适中。你也不可能所有东西都上云,刚才讲到都上云是解决不了这些数据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还有甚至速度和效率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未来推理的需求多了网络堵塞,云厂商也许会上调价格,可能不如你在终端上面来实现。更重要地解决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所以至少在现阶段PC的形态是比较好的。
还有一点,自然语言交互,大家都以自然语言交互的话,会不会对形态产生一定的变化的?这个要求可能会有的,因为它还是一个生产力的工具,还要有交互,不是光是自然语言就行了。有的时候也需要画个图,会需要键盘的文字输入,这些东西也可能还是少不了。
但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AI的时候,可能可以用不同形态的设备或者不同的交互方式。比如说你在家里边都是问答类的 AI 时,我们只要一个纽扣大小的设备别再身上,就可以跟家庭服务器连接,可以快速地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总裁Luca Rossi
Q:
每年联想都会在CES推出很多新产品,有开创性的设备,也有概念机。今年AI PC成为关注的焦点,请问哪款产品最令您印象深刻,您认为哪款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A:
今年将是AI PC元年,在此想重点向大家介绍联想的Yoga Pro 9i。Yoga Pro 9i内置联想AI核心芯片,能够更好地平衡CPU和GPU的处理能力,这是联想所独有的技术。此外,该款产品还配备了联想Creator Zone软件,可以利用生成式AI 完成文生图的转换。联想Creator Zone软件的强大还在于它不用接入互联网,基于本地就能生成图像。 概念产品方面,ThinkBook Plus Gen 5能提供灵活的混合解决方案,包括笔记本电脑基础系统和平板电脑系统,支持独立或合并使用,能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之间无缝切换。
此外大家也能看到CES上我们对联想的传统优势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ThinkPad Carbon系列已经更新到第12代了。
毫无疑问,未来两年会涌现出更多的AI PC,甚至两到三年后,所有笔记本电脑都将具有AI智能。
Q:
您如何判断2024年整个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
A: 2023年市场确实遭遇了一些压力。对于2024年全球市场的趋势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会有少量的增长。我们也乐观地认为,在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AI PC将在消费和商用市场掀起广泛的换机潮。
Q:
很多公司也在推出或者划推出AI PC,对行业的竞争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A:
我们自信在AI PC时代能够进一步扩大我们的领先优势。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包括消费和商用领域在内的AI产品组合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且我们也在投资和发展差异化优势。除前面讲到的两个以外,针对中国市场我们还会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联想AI Now个人助理。
Q:
全球不同地区市场对AI PC产品的接受度怎么样?推进的速度和先后顺序是不是也会有所不同?
A:
整体上看,各个地区对AI PC都抱有很大热情。因为现在还处于AI PC的早期 ,做判断还有点为时尚早。但我敢“打赌”,中国市场的接受度以及AI技术的推进落地会来得更快。全球其他地区的推进速度相似,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市场。
我们会有本地化的策略,针对不同区域推出不同产品。比如联想AI Now目前就是针对中国的。而其他联想专有IP,如AI核心芯片和Creator Zone则面向全球推出。
Q:
AI核心芯片和Creator Zone的门槛感觉不是很高。AI PC这个概念刚出来,虽然是一个新概念,同时它又很同质化,大家想象出来的基本比较相似。请问您怎么看?联想如何筑高自己的护城河?
A:
据我所知,联想现在在做的还没有其他厂商“复刻”。总的来说,我们通常在传统个人电脑上拥有很多竞争优势,例如我们的供应链、品牌和全球市场。联想也宣布了在AI研发投入10亿美元的计划。毋庸置疑,未来会有更多具备差异化优势的功能被推出。
Q:
AI 尤其是大语言模型其实仍有一些问题,你们如何把控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就已经将他们应用到你们的产品当中,是否有可能影响你们产品策略?
A: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其实您提到的情况都是由于AI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但是我可以说的是,在我们看来,AI的目的是AI for good :AI向善。所以它建立的目标和导向是积极而非负面的。一方面我们会加大自身的投入,另外我们也会和行业的领军伙伴共同合作,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Q:
往长远看5年,您认为AIPC和AI Now的杀手锏会是什么?
A:
对于AIPC来说,我认为初始阶段,应该是生产力的提升,继而逐步走向创意。第三阶段则是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差异化和分水岭的王牌可能是更个性化和垂直化的功能。但回过头来说,我们还在AIPC的起始阶段,预测未来5年还有些为时尚早。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刘军
Q:
联想是首个发布全栈智能战略的企业,您能否再次分享一下联想为何能率先发布全栈智能战略?能否深度解读一下全栈智能战略的内容?
A:
全栈智能是联想集团和联想中国长期战略的一个结果,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提出来在中国的定位是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那个时候比较多的是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之所以区别数字化,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
我们认为几个要素现在都相当成熟,算力、算法、包括大数据,智能化是迟早的事儿。所以,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为今天的全栈智能的布局做努力了。。
比如说我2017年接手中国区以后,做了第一个决定就是把我们的服务部门从职能部门变成一个事业部,变成一个业务部门。因为我们当时在中国有非常强大的服务的团队,负责联想的产品,以售后服务为主。从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把它变成一个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业务,包括把IT团队整合到服务团队,变成说对外提供一个新IT服务的一个中坚力量。
我们做的一系列调整都为今天的全栈智能在做准备。
全栈智能我们分成三块,第一块叫做 AI内嵌的智能终端。这张图的纵轴是我们一直在讲的联想新IT,我们提出来新的IT架构是有变化的,“端-边-云-网-智”这么一个架构。下面是端,也是联想的起点,也是我们比较擅长的,因为我们是从端做起的。中间黄色的是“边-云-网”,最上面的智,就是整个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这就是我们的全栈布局,包括三个S。
第一个S是AI内嵌的智能终端,这里面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包括 PC、平板、手机、 IoT等等各种各样的设备端。联想在过去的几年已经形成一个全面的设备端产品提供商,包括PC是全球和中国第一,平板电脑是全球第三,手机是全球第七,IoT成长非常快,虽然没有权威的统计,但确实我们业务里面成长最快的一个板块。这是我们第一个板块。
第二个板块就是基础设施。联想服务器是世界第三,存储也是世界第三,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是世界第一,很多年的第一。
再往上是解决方案和服务,就是3S的第三个板块。我们认为未来智能化时代,客户是需要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我们从一开始就逐步来调动整个的3S板块。在 AI新的时代,我们在每个板块里,都画了五角星),五角星就是我们认为是我们的重要的控制点,是我们区别于我们竞争对手的重要的控制点。
从这一块说起来就是AI内嵌的智能终端,我们今年最大的事就是会宣布联想的AI OS,AI OS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人的智能体,我们会叫个人Agent,是一个全新的和设备打交道的一个界面。
我们策划的是一体多端,就是一个智能体会跨设备地为客户来提供服务,这是第一个。
第二块黄色是AI导向的基础设施,这里边我们画了几个重要的五角星,一个是AI服务器,大家很容易理解,未来的AI世界的训练和推理,第一是训练,这个要求很高,后面则是推理,它是训练的10倍的要求,所以推理的服务器也很重要,我们有训练的、推理的以及训推一体的服务器,AI服务器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另外存储不多说了。还有一个战略的关键模块叫异构智算平台,未来智算中心会是三个算力混合的,包括智算也就是AI的计算,包括高性能计算,还有通用计算这三类计算怎么样去组合?怎么样去调配?你可以理解是一个智算中心的操作系统,我们叫做异构智算平台,这一块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我们大概在未来的几个月会正式宣布我们的产品。
最上面蓝色画得很多比较细,我们叫做 AI原生的方案服务,在大模型的基础上去架构一个新型企业的解决方案的重要的控制点,包括 AI开发平台、企业大模型。大家了解通用大模型,但是企业有它自己的数据,把自己的数据自己的知识库加进去以后,它会形成企业大模型,而企业大模型是全新地驾驭整个企业的运营的最重要的引擎。
和个人Agent一样,整个企业怎么样去跟IT系统打交道的一个平台、一个模块,我们叫企业的Agents,包括右边的 AI全栈的服务,这是联想在服务上面的一个长项。每个行业我们认为应该有行业的大模型,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图,画五角星角的地方都是我们认为是重要的控制点。
Q:
想问一下,AI PC产品在国内推进上市的节奏大概会是怎样?
A:
我们计划是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TechWorld)正式宣布我们的AI Agent,它目前正在开发中。目前销售的十几款AI PC ,在这次会上大家都能看到,都是AI Ready的AI PC,这就是硬件平台支持了。等我们软件发布以后,能够再给客户升级,软件再部署进去就变成AI ON的AI PC,大概两个阶段。
Q:
在AI PC的时代,联想会定义自己还是一家设备公司,还是一家AI公司?如果我们是一家 AI公司,同时我们要提供一个平台,但是我们要提供自己的模型的话,那么业界的竞争者可能会认为在这个平台上去做自己的AI模型的开发,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应用的话,怕是我们联想本身又会有一些竞争关系。
A:
首先,联想现在就不是一个设备公司,我们公司成长最快的是方案服务。一定要形容联想的话,我觉得是提供 AI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公司,这是比较贴切的形容。
我刚才也提到,我们非常愿意跟产业界的合作伙伴来合作,一起抓住AI的机会。我们实际上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刚提到我们做大模型,联想不会做通用大模型,而是跟产业界的合作伙伴合作,一起抓住AI机会。联想会基于现有的通用大模型,进行二次深度开发,完成对个人大模型和企业大模型的构建。
我们是抱着开放合作心态的。整合和集成两个词都不合适。我们做的二次深度开发,不是把它集成完了就转交给用户,而是把它变成了含金量很高的个人和企业的大模型。
Q:
AI带来新的游戏规则的变化。现在联想是一个领先者,那也是一个守成者的角色,然后是20多年里所谓的攻守之势变化。您是觉得AI新的决策会让你们强者更强,还是也会有一些焦虑和忧患意识,会担心?
A:
回到前几年的时候,我们是领先者,而现在我们在中国也是遥遥领先的。所以我想心态是完全一样的,没有守成者,只有挑战者。我们一直在战战兢兢地把握每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24年来的心态一直如此,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也是我们服务客户的基因更强了,我们觉得AI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愿意去挑战风险,陪伴客户一起完成AI时代使命。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