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新网银行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新网银行还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实现金融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是全国海拔最高县。在这个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地方,一位藏族小伙开了家网吧,为补充资金缺口,他在线向新网银行申请了数字普惠贷款,并成功获得三千多元的授信。在雪域高原上,面对如此灵活、小额的信贷需求,一趟趟的现场尽调比较难实现。
“在数字中国的基座上,金融机构向千万量级的小微企业批量化提供云授信的技术条件已趋于成熟。”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新网银行通过全在线的流程,正将数字普惠金融的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
跳好普惠金融“针尖上舞蹈”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作为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从这些年实践来看,一批勇担改革重任的民营银行能够丰富金融供给,发挥“鲶鱼效应”,推动行业发展。
作为民营银行第一梯队成员,新网银行自成立以来,便怀揣普惠金融初心,发挥“四千”精神,遵循“两个只做”,只做依靠技术能够管控风险的业务,只做主流银行不能充分服务的客群,并打造“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好车贷”等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惠及全国的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
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新网银行率先实现了由“用户自证信用”向“数据证实信用”转变,风控决策方式从“因果性决策”进化为“相关性决策”,决策模型从“专家经验决策”迭代为“智能模型决策”。
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也成为现实。在新网银行,客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在线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贷款申请,极大程度简化办理手续。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势偏远的山区客户来说,“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银行便捷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地域偏远的问题。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数字技术本身即具有明显的绿色特征和效能属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评估结果,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减少至少15%的碳排放。
特别是,数字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新网银行从开业开始就坚持推进无纸化的电子进件,把金融的生产方式本身变成低碳行为,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不跑路。”江海指出,他认为银行具有公共性,不仅要抓好经营,作为一个公共企业,社会责任也非常需要关注。
新网银行积极引入ESG理念,提出“数字、普惠、零碳”的发展方针,将“永久碳中和”作为绿色发展目标。在2022年,新网银行完成历史经营活动碳排放中和处理,建成国内首家碳中和法人银行。
与此同时,新网银行也与国际权威机构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近期,新网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联合高盛“巾帼圆梦”启动“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成都试点。
IFC驻中国、韩国、蒙古国首席代表瑞沛霖介绍,该试点项目将通过评估和识别新网银行女性客户的中小微企业的气候融资机会,建立业务战略和服务模式,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更多的女性中小微企业客户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项目计划2年内实现绿色信贷余额约10亿元,服务女性中小微企业5万家,争取将ESG理念通过数字信贷的载体传递给每一个创业者。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绿色金融的推动,新网银行正在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普惠、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新网银行也在践行社会责任,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增长,新网银行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金融业带来更多创新。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