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黑神话:悟空》这四年承受着最大的质疑,也接受着玩家最大的善意

今天我们就是来开香槟的。

李晓贤

发布于 2024年8月20日

今天我们就是来开香槟的。

自2020年8月20日第一支表面宣传实则招聘的13分钟实机演示视频放出以后,关于《黑神话:悟空》和其开发商游戏科学的讨论就已经超越了游戏本身。

这段被内行和外行看来都是顶级水准的宣传片,将游戏科学卷进了巨大的舆论风暴当中。短暂的全网吹捧过后,压在游戏科学和所有期待《黑神话:悟空》玩家头顶的是一片横跨四年的名为质疑的乌云。

虽然游戏没有发售就理应受到质疑。经历过2077和星空这些堪称灾难级别的画饼之后,大部分玩家都开始遵循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的原则去看待一款游戏的宣发。不管再怎么宣发,没发售就是原罪。

但对于期待着黑悟空的玩家来说,这四年确实等的太过于辛苦和小心翼翼。

在黑悟空之前,“国产”、“西游题材”、“ARPG玩法”、“3A级别”这些标签每一个都是宣传亮点,但聚在一起就是准粪作认证。

不过,在2024年8月20日之后,过去四年所有的积压的质疑声音都烟消云散。现在回看甚至还有点好笑。

我就想看看当时都是谁在说哪些屁话,现在出来乖乖罚站。

发售之初

腾讯投资风波

第二个实机演示

员工离职风波

像某某款其他游戏

价格风波

IGN发癫风波

其实在游戏行业,除了小岛秀夫会整些宣传游戏的花活之外,很少有游戏制作人敢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周期拉长到两年或以上的时间维度。

时间越长,变数越多。

但早期为了组建团队,游戏科学不得不选择提早公开项目,来用优秀的项目获得足够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第一支宣传片发布后,游戏美术设计总监杨奇在内部会议上要求所有人一定要回到预告片发布之前的工作状态中去,甚至是以前该怎么摸鱼就怎么摸鱼的状态。

首席游戏设计师江栢村也并没太在意首次亮相之后的爆火,“之前看到太多预期很高但产品最后不太行的情况,所以我目前感觉还好。”

回看过去关于游戏科学核心团队所有资料,会发现这只团队稳健的可怕:

  • 2020-2023年,每年公布两次开发进度,在2023年开启第一次线下试玩;
  • 所有试玩都采用线下的模式,玩家能跟开发者直接交流;
  • 进入2024年开始加快宣发节奏,几乎每个季度都有新鲜事发生;
  • 临近发售又举行了150人大型线下试玩;
  • 定价298元也是合情合理。

结果证明,游戏科学这四年里的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回看整个《黑神话:悟空》这四年来的宣发和舆论节奏,在被质疑的同时也接受着游戏玩家最大的善意。

上面截取的当时的一些言论,固然在早期质疑声音比较多,但我在翻看的时候超过90%的言论都是认真的在给游戏科学加油。

我承认我自己也是在真正玩到黑猴前,都不敢相信这款游戏能真的如期发售。我其实也做好了他会跳票的准备。

在支持的声音铺天盖地之际,会出现主动“唱衰”来降低期待值的声音,甚至还出现了官方公告被“断章取义”的梗,项目组集体去玩原神了:

从各个游戏UP主的视频中,也能看到他们在分享试玩体验中的“中立客观”,优点挑着说,着重说缺点,这都是他们对这款游戏的一种保护。

这是一场大型的社会性试验,也是一次能被反复学习的传播学优秀案例。可以说是玩家们和《黑神话:悟空》的制作组共同努力,才让这部作品得以顺利落地。

根据游戏公司Valve公布的STEAM平台最新一周销量榜(2024年8月6日至13日)数据,《黑神话:悟空》预购拿下当期全球第一名。

Steam官方提供的下载统计数据显示,在《黑神话:悟空》预载开放后的不到4个小时内,Steam下载使用带宽量一路飙升,并在最高时达到了70Tbps,刷新了上次2077创造的51Tbps的记录。

可能大部分玩家上手玩过之后,会有一些玩家出现不适应、不喜欢的情况,但这也都正常现象。

游戏科学团队曾表示黑神话系列会有三部作品,悟空只是第一作。没有哪个游戏系列在第一作就能做到完美、出圈、大卖。《黑神话:悟空》能有现在的表现已经足够了。

已经开始期待黑神话IP的第二作了。

参考资料:IGN 独家 |《黑神话:悟空》爆红之后,我走进了游戏科学https://www.ign.com.cn/blackmythwukong/29838/interview/ign-du-jia-hei-shen-hua-wu-kong-bao-hong-zhi-hou-wo-zou-jin-liao-you-xi-ke-xue

李晓贤

联系邮箱:lixiaoxian@pingwest.com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