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获悉,腾讯云TDSQL团队与国内外高校合作的3项研究成果,入选数据库领域国际顶会ICDE 2025。这些成果聚焦数据库隔离性验证、在线事务检测和跨地域事务处理等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点,相关技术已在腾讯云数据库产品中落地应用。
(腾讯云数据库TDSQL团队专家在ICDE上分享研究成果)
ICDE(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是数据库研究领域历史悠久的国际会议,与SIGMOD、VLDB并称数据库三大顶级会议,主要聚焦设计、构建、管理和评估高级数据密集型系统和应用等前沿研究问题。此次大会共收到研究长文投稿 1465 篇,最终录用 300 篇,录用率约 20%,综合考察学术创新性和工业应用价值。
本次入选的首篇论文瞄准数据库隔离性检测效率低难题。隔离性是数据库保障数据一致性的核心机制,通过对隔离性的定期检测能有效预防并发事务导致的数据异常,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该论文由腾讯和南京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合作完成,创新性地提出了微事务(Mini-Transactions, MTs)技术,显著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性能开销。同时,基于MTs的“读-修改-写模式”开发的验证算法可在线性或平方时间内完成验证,能够有效捕捉常见的隔离性异常,为解决传统数据库隔离性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突破性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创新技术还沉淀为产品化工具MTC,可有效发现各类隔离级别下的数据库漏洞,在保持检测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测试成本。目前,MTC可为腾讯云数据库的黑盒隔离性提供检测解决方案,为其生产环境提供高效的隔离性检测能力,有力支撑了腾讯云数据库服务的数据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二篇论文关注在线隔离检查挑战。当大量操作同时进行时,比如电商大促时成千上万的下单操作,如何保证数据不出错是个大难题。腾讯和南京大学合作研发出一款名为 Chronos 的高效离线SI检查器工具,它摒弃了传统方法中记录复杂操作关联的繁琐方式,像给每个操作打上时间标签,快速验证数据是否正确,能灵活应用在电商交易、银行转账等需要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场景中。
在实际应用上,围绕可串行化(SER)和快照隔离(SI)这两大主流隔离级别,可进一步将Chronos扩展为在线SI检查器Aion,以解决在线环境特有的关键挑战。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Aion-SER用于在线SER检查。实验显示,Chronos可在秒级完成百万级事务历史检查,性能显著优于业内现有解决方案。此外,Aion和Aion-SER可维持满足实际业务的稳定吞吐量,确保其在在线隔离检查中的实用性。
随着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分布式事务处理迎来全新挑战。腾讯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的第三篇论文,针对跨地域数据库中间件的性能痛点,研发“GeoTP”技术。该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准备机制与智能调度算法,在TPC-C标准测试中将跨地域事务处理性能最高提升17.7倍。作为首个支持异构多源数据库的轻量级解决方案,GeoTP无需修改数据库内核即可快速部署,已在腾讯金融跨境支付系统中成功验证,单日处理全球交易量超3亿笔。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持续为国产数据库注入发展动能。目前,腾讯云数据库TDSQL多次在世界权威组织TPC开展的性能测试中刷新纪录,被4000多家来自金融、公共服务和电信等垂直行业客户采用,服务超过40家金融机构完成核心系统替换,中国十大银行中的七家都应用了TDSQL。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