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一加

一加 15 想要依靠高帧率重回“荣光时代”

它或许不完美,但它很清楚自己该在哪里发光。

发布于 23小时前

在手机行业“内卷”到近乎同质化的今天,一加 15 的发布似乎带来了一丝不同的气息。它不是一味地堆砌参数,而是在看似“降级”的背后,埋下了一场关于“帧率革命”的伏笔。

取消哈苏联名、屏幕从 2K 降至 1.5K,这些看似退步的举动,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产品逻辑正在成型?一加 15 到底想用什么样的姿态,面对 K90 Pro MaxiQOO 15GT8 Pro 等一众强敌?

从 2K 到 1.5K,却带来了 165Hz 的“帧率革命”

自 2020 年手机游戏帧率普遍停留在 120Hz 以来,整个行业在帧率上的突破几乎停滞了五年。而与此同时,PC 游戏已经迈入 480 帧时代,随着硬件的发展,显然高刷新率与光追技术将成为游戏体验的下一个战场。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在这一代产品上,一加 15 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它没有继续在分辨率上内卷,而是全球首发了 165Hz 超高刷新率的第三代东方屏。作为首发 2K 90Hz 手机屏幕的一加,不仅用这块屏幕宣誓高刷的“鼻祖”回归,更是对“流畅”定义的重新书写。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相比 120Hz 屏幕,165Hz 能够每秒多输出 45 帧画面,显示速度提升 27%,同时在游戏操作时的响应时间也缩短 10ms,操控速度也提升了 16.7%。在《三角洲行动》《英雄联盟手游》《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戏中,这种“快人两步”的体验,将成为电竞玩家的新刚需。

一加 15 的屏幕并非简单的提示刷新率,而是通过自研 Display P3 屏幕芯片、增强驱动技术、全新电路设计、大显示算法等一系列底层重构,最终实现了“165Hz 超高刷”与“PC 级顶级显示”的兼得。这也让我们看到,一加在屏幕技术上的投入,已经从“参数领先”转向“体验领先”。

沙丘美学,手感成为“新参数”

在外观设计上,一加 15 采用了全新的“沙丘美学”设计语言,它的灵感源自科幻巨作《沙丘》,将沙漠的恢弘与孤高凝练于机身之中。

在手感成为“玄学”的今天,一加 15 试图用设计语言将“握持感”具象化。机身正面黑边宽度仅为 1.15mm,近乎“视觉无框”。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背板则采用 AG 雾面处理,无论湿手还是汗手都不沾指纹;中框与背板的衔接弧度更是经过精心打磨,复刻出如鹅卵石般的温润贴合手感,这些细节共同构筑了一款“一眼沉浸,一握难忘”的手机。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这种对“手感”的执着,恰恰反映了一加对用户体验的深层理解:设计不只是外观,更是人与设备之间的第一层对话;手机也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日常陪伴的物件。

骁龙 8 至尊版+风驰内核,开启 165Hz 超高帧游戏时代

性能方面,一加 15 搭载了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配合 LPDDR5X Ultra 内存与 UFS 4.1 存储,构成了当下安卓阵营最强的性能铁三角。在安兔兔 V11 中一加 15 得到了 410W 分的成绩,GeekBench 6 单核成绩 3718 分,多核成绩 10878 分,GPU 分数更是来到了 23540 分。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全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

新一代“风驰游戏内核”首次同时调动 CPU、GPU、NPU 的全部能力,重构了性能释放、渲染管线与调度机制,让一加 15 在主流游戏中实现 165 帧无限满帧的运行表现。配合冰河散热系统与电竞网络芯片 G2,让一加 15 在高负载游戏下依然保持冷静、网络稳定、触控精准。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一加 15 不是 OPPO 旗下第一款强调性能的手机,但它是第一款将“超高帧率”作为系统级体验来打造的机型。从芯片、屏幕、散热到网络,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 165Hz 生态,这也让它成为 2025 年最具竞争力的“游戏性能旗舰”之一。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告别哈苏,迎来 LUMO 凝光

与哈苏的合作到期,曾让不少人担心一加 15 的影像能力是否会退步。但实际上它却成为了首款独自搭载 OPPO 自研 LUMO 凝光影像系统的旗舰机型,LUMO 系统集成了“超光感计算光学”与“超感知数字成像引擎”,在人像、夜景、抓拍等场景下表现出色。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搭配 5000 万像素的索尼 IMX 906 主摄、3.5 倍三星 S5KJN5 潜望长焦与 OV50D 超广角的三摄组合,让一加 15 在影像能力上依旧可圈可点。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虽说没有哈苏的联名,但一加 15 依旧支持正片、负片等多种影调,搭配使用会让照片整体的氛围感提升几个档次。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在黑白模式下只需稍作调整,一加 15 也能够复刻出比肩理光 GR 的高对比度黑白效果,让用户在扫街的时候也能够过一把“森山大道”的瘾。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这枚 3.5x 潜望长焦在望远和微距上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虽然哈苏的“色彩科学”有其独特魅力,但 LUMO 系统的全面性与算法成熟度,让一加 15 不再强调“联名”,但却更强调“自成体系”。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面对 K90 Pro MaxiQOO 15GT8 Pro 等对手,一加 15 是目前唯一实现系统级 165Hz 体验的手机,在游戏、滑动、视频等场景中具备明显流畅优势;而 7300mAh 电池+120W 有线+50W 无线的组合,让一加 15 的续航能力仍是行业顶级。

虽然在影像联名、极致分辨率上有所让步,但一加 15 在帧率、手感、系统流畅度等方面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它不再追求“全都要”,而是选择在“高帧率+好手感”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并且,一加 15 在设计中强调的“无感握持曲线”、“精密润角”等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持机负担”。在参数大战逐渐疲软的今天,手机的手感成为那个“说不清道不明却真实存在”的购买理由。它不像跑分那样直观,却能在每一次拿起、放下、滑动、握持中,悄悄影响用户对一款产品的评价。

结语:一加 15,不是参数之王,而是体验之选

一加 15 或许不是 2025 年参数最顶格的手机,但它是在“高帧率”“好手感”“稳性能”这三个维度上做得最均衡的产品之一。它选择在 165Hz 屏幕上投入重兵,在设计中回归人与机器的本质关系,在性能调度上构建系统级优势。

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游戏流畅度、舒适的日常握持感、以及一台“用起来顺手”的手机,那一加 15 无疑是一款值得认真考虑的产品。它或许不完美,但它很清楚自己该在哪里发光。

在这个“什么都想要”的时代,一加 15 选择“做好几件重要的事”,而这,或许正是它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一加」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一加」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有守门员还进球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