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C发布神马搜索后两周,中国互联网移动搜索的另一个重要玩家——搜狗终于如局,在今天发布了独立移动搜索应用“搜狗搜索”。至此,除了奇虎360外,百度、搜狗(腾讯)、UC(阿里巴巴)、豌豆荚……这些移动搜索生态的搅局者,都悉数到场。
实际上,在发布这款移动应用之前,腾讯的战略入股就给搜狗带去了大量的无线流量。王小川称,腾讯带给搜狗搜索的无线流量占了80%~90%。而看上去,腾讯对搜狗的“输血”还会继续扩大——今天的发布会上,搜狗宣布他们将会全面入驻腾讯各条产品线,包括QQ、Qzone、腾讯网、QQ浏览器和QQ网址导航、手机QQ浏览器等。
腾讯开放如此多的资源来帮助搜狗撑起移动搜索的原因实际上有三点:第一,在战略入股后,搜狗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更像是“腾讯的资产”,而不是搜狐的;第二,搜索是搜狗的经济命脉——搜狗在不久前宣布盈利,而根据CEO王小川4月份公布的数据,来自网页搜索的6400万美元收入已经占据了搜狗总收入的90%;第三,不同于在PC上相对稳定的格局,在移动界面上,搜索的形态和模式都没有定型,各家携着自己的终端都有机会大肆瓜分百度的地盘——不久前神马搜索很快通过UC浏览器拿到20%的渗透率就是个例证。
当然,以上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目前搜狗搜索无线流量极度依赖于腾讯带来的流量——直接从QQ浏览器过来的流量就已经占据了70%左右。所以,搜狗需要打造一个足够强势的搜索流量超级入口,而独立的搜狗搜索应用或许能成为他们的突破点。
从产品形态上看,搜狗搜索应用与百度、神马搜索这两个直接竞争对手都非常相似。搜狗搜索应用提供了文本搜索、语音输入搜索和二维码扫描搜索三种方式,首页还提供了小说、新闻、应用、酷站、图片、地图、视频和音乐几大类别,并展示了实时搜索热点和当地天气。基本上,搜狗搜索的产品形态与百度搜索应用很接近。不过不同的是,搜狗的主页分类为小说、新闻、应用、酷站。也就是内容、网页和应用分发。而UC的神马搜索目前页面更加简洁,突出可消费内容的搜索。

相似的产品形态也许意味着各家对“移动搜索产品形态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已形成了共识,或者是各家都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产品架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这几家的产品都反映出,用户的移动搜索需求与PC端不尽相同,他们需要更加结构化的搜索结果,而且在小说、应用、阅读、视频等领域有更加旺盛的需求。
接下来,就看这几家怎么一边在终端预装、渠道入口上玩出花样,一边在产品形态上发生差异和演进了。
当然,别忘了,“最大的搅局者”奇虎360还没有跳进擂台。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