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匆匆下载到一款“免费”游戏,经常玩了一会儿就发现其中充斥着付费项目。部分装备需要付费买,皮肤需要付费买,复活机会需要付费买,总之“买买买”。说好的,免费呢?
面对这种游戏业普遍流行的“Free-to-Play”商业模式,具备更强自控力和判断力的成年人有时都难免一不小心“落入陷阱”,对于儿童来说,情况只会更糟糕。此前欧盟就向Google和苹果发出呼吁,要求两大移动平台就此做出改进,现在Google Play率先做出了响应。
欧盟委员会今天的一项声明称,根据去年12月的一项针对Google和苹果的呼吁,Google决定修改Google Play中免费游戏的含义。从2014年9月份开始,至少在欧盟内部,Google Play中存在应用内收费的游戏不再出现在免费下载的游戏目录中,也不再被称为免费游戏。内购游戏不再出现在免费游戏促销和免费榜里,包括应用内购买在内的支付操作都需要进行验证。
Google的开发者指南中会根据欧盟的规则作出调整,针对儿童消费和应用内购授权有所限制。Google Play的发言人称,“我们和欧盟委员会以及消费者保护机构,在过去几个月里有着密切的工作联系,Google Play会作出改进来更好地保护用户和儿童。”但Google拒绝透露,这些政策是否会在欧盟以外的地区执行,以及采取付费增值模式的其它类别应用是否也会适配新规。
在欧盟要求中,内购游戏不能标榜免费,误导不清楚事实的消费者下载。同时不能直接暗示儿童进行应用内购买,或者要求家长为其进行购买。游戏要明确指出它的付费方式,并在游戏中提供可供联系的电子邮箱地址,方便消费者提出问题和反馈投诉。
Google作出了表态和行动后,欧盟由此也委婉地指责,同样在应用市场有着很大份额的苹果,没有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时间表。不过,之前诉讼中吃过亏的苹果,也应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有过相应改进:从iOS 7.1开始,苹果加入了应用内购买的弹窗提示,标明了“提供App内购买的项目”。
据Engadget报道,苹果针对欧盟的指责作出回应:
苹果提供了业内领先的家长控制系统,方便地帮助家长和儿童在使用App Store过程中,都有良好的体验。苹果强调家长控制是强大、直观的和可定制的。过去一年的努力中,任何含有应用内付费的游戏都会被明确标明。我们也特地开辟了儿童应用类别,用于保护13周岁以下的儿童。而即将发布的iOS 8中,儿童的任何购买行为,都会在家长端进行询问。我们将继续和欧盟成员国合作,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作出回应。
同时欧盟委员会也表示,这些有关内购游戏的规定最终如何执行,如何惩处开发者,取决于欧盟各个国家的主管部门。欧盟委员会继续监察这个问题。而在美国,一些已有的诉讼案例促进了对儿童的应用购买行为作出限制。近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对亚马逊提起诉讼,要求其退回客户“数百万美元”未经授权的支付。今年年初,在因为儿童通过信用卡进行肆意应用购买造成家长损失的诉讼中,苹果支付了总额达3250万美元的赔款。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