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暴风影音发布了第一款暴风魔镜。虽然官方定位它是一款配合手机使用的虚拟现实眼镜,但是我更愿意称它是一款3D头戴显示眼镜,原因在听起来很像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你能分得清么?中进行过解释了。在发布会之后,暴风魔镜爆出了诸如“起诉抄袭”和“发货跳票”等问题,姑且不讨论这些,在12月16日,暴风影音发布了暴风魔镜2,作为一代的升级版-其实是完善版,这次发布会可能是我参加过最短的发布会了。
这场发布会只持续了不到30分钟,发布会上,CEO冯鑫几乎没有介绍什么产品的具体内容,简单的说了一下魔镜2的升级部分,剩下的时间除了用环绕影像播放了视频之外,就是介绍了关于VR的内容规划。另外比较正式宣布了暴风360:一款3D拍摄相机-与之前PingWest报道的蚁视相机异曲同工。在会后每个人都拿到了一台工程机,暴风魔镜解释说,比起冗长的发布会来讲,尽快让用户使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二代暴风魔镜在性能上与一代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类原理的设备并不需要多少性能上的进化,说白了它就是一个简单原理的光学设备。主要的修改还是在外观和硬件的设计上:增加了通风口,保证手机散热;增加了瞳距的调节;遥控器更加灵活(遥控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为了让部分游戏和操作更加方便不需要去点击手机屏幕);可拆卸的前盖设计,可以将摄像头露出增加更多互动的可能性等等。而在价格方面依然沿用了99元的标价,应该是现阶段最便宜的头戴3D眼镜了。有意思的是,除了本体之外,还附送了一套纸卡组装版的暴风魔镜,可以让用户自己动手玩一玩。

与之前介绍的机饕不同,暴风魔镜采用了封闭式的设计,同时要搭配自己的App使用。如果说封闭式的设计是最大限度避免漏光(当漏光情况出现后会导致画面清晰度下降以及视觉疲劳),搭配专用App则相对来讲省去了用户自己寻找资源的麻烦。暴风魔镜的App中分成了视频资源、照片资源以及游戏资源。实际来讲,无论是视频还是游戏,都是采用分屏3D原理。由于大家所用的原理是相同的,所以这些应用和视频可以适配任何一个头戴3D设备。而相比起机饕官网提供的,暴风魔镜App中提供的内容显然更加丰富,不过……


我用Nexus5下载好了暴风魔镜的App,将它放置在眼镜当中,前盖关闭比较完美,手机也不会晃动。然后试用了两款游戏,感觉跟其他的3D游戏大同小异,更多的是达到一个体验的效果,没有什么值得投入精力的。然后想就打算试试3D视频,下载了两个视频点击本地播放,之后……视频一直在加载中,始终没有能正常播放。无奈我只能放弃这个念头。据很多用户反映,暴风魔镜的App对手机的兼容性还有不少问题,似乎没有体验很好的情况。作为一个内容为主的硬件,如果不能把App这块做好,对用户体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买到了不能用全所有的功能还得了。


另外,暴风魔镜采用了大多数头戴设备采用的三边式头带设计,坦白讲,如果你使用过这样的头戴设备,不能称得上舒服,尤其是对于有发型要求的人来说。而这也属于无奈之举:整体的重量并不轻,我建议如果使用它观看电影的话尽量保持仰视的姿势。
对暴风魔镜来说,二代产品更多的像是一个完善,它比一代产品有了很多进步,但是一代产品、或者说同类产品所存在的问题也依然存在。这也是那场发布会为何如此简短的原因之一:没有哪家会真的指望现有的产品就是一款完善的产品,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