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的手机里或者某个网站上看到一款好玩的游戏,然后打开应用商店下载,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场景,但在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下却隐含着这么一个问题:用户发现内容和消费内容的渠道是割裂的。
在两年前,由于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在快速增长、应用和游戏的总数也不如今天这样庞大,排行榜、分类、热门、精选的模式被各个内容分发渠道广为采用,大家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到了今天,一方面应用和游戏的数量在剧烈增长;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红利却在慢慢消失,这个时候如何解决那些重度用户持续的内容发现和消费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豌豆荚“关注”功能的产品经理李思萌看来,以前的形态已经到了不变不行的时候。
所以,接下来豌豆荚的用户将会发现你的首页会有一次很大的改版,只要你使用过豌豆荚的“关注”功能,那么首页就会切换成关注源的信息流。

具体来说,如果你关注了PingWest在豌豆荚上的帐号,那么PingWest网站上一旦有好玩有趣的产品更新,对应的产品就会自动出现在你的时间线上;如果你关注了优酷在豌豆荚上的账户,它更新的视频自然也会出现。这样一来,无论是发现内容,还是消费内容,用户都可以在豌豆荚上完成了。
在李思萌看来,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应用商店的场景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新智能手机用户上来就安装非常多的必备内容,然后消费的新东西慢慢变少;另外一种则是虽然这些用户对内容有持续的消费需求,但却可能被更专业的渠道替代,比如去垂直媒体那里寻找好玩的应用和游戏然后再转到豌豆荚里下载。
而有了“关注”这个功能后,这些对内容有持续消费需求的用户就无需再到第三方渠道上去找那些新奇酷的东西了,你只要打开豌豆荚就可以看到自己关注的帐号下面有那些更新。豌豆荚也就变成了一个用户在无聊时可以打开刷一刷的app。
未来,除了应用、游戏和视频外,音乐、壁纸可能也会出现在用户的时间线中。李思萌觉得只要这些内容不打断用户“刷”的操作就没什么问题,而像电子书这种可能会打断用户这个操作的放上去就会比较麻烦。
事实上,像腾讯的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现在也在尝试着新的应用分发方式,附近的人正在玩什么、好友关系这些也都被用到了应用发现上。不过豌豆荚在调研了一群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后却发现,这些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内容分发模式。因为这类重度的内容消费用户在社交关系里其实找不到什么共鸣,内容发现更多的是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不是好友关系和地理位置。
如果你现在已经开始使用“关注”功能的话,可能会发现你首页的内容还比较有限以至于可能没法供你无聊的时候就拿出来“刷一刷”。对于这个问题,豌豆荚一方面是推荐新用户多关注一些帐号,以保证首页时间线有持续的内容更新;另一方面,“关注”功能的市场负责人吴帆也告诉PingWest,他们接下来会有相关的活动对一些优秀帐号进行集中推荐,这样新用户就不至于陷入没东西可以“刷”的窘境。
未来,豌豆荚二级分类里面的内容,像应用精选、游戏精选这些都可以用帐号的形式直接呈现在首页的时间线上;所以,对用户来说,你在首页的时间线里就可以看到大部分豌豆荚上的内容了。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