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Facebook很迅速的屏蔽了两个应用:Twitter一款叫Vine的视频分享应用和俄罗斯搜索引擎公司Yandex一款叫Wonder的社交搜索应用。我本觉得写这种狗咬狗的准八卦档次太低,但满街的“Facebook是恶棍”之类的言论让我实在有点忍不住。
说实话真的没什么好意外的,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平台。这里提醒开发者们,Facebook对于其所谓的开放式平台有几个很重要的条款:
- 不能和Facebook已有的功能(a core Facebook product or service)进行直接竞争。Wonder估计就死在这条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条款上。两周前Facebook刚刚推出了自己的图像搜索功能,尽管没有Wonder的功能看上去这么好用,但Facebook已经说得很清楚不会去养一个直接竞争者。这样的例子在业界也不胜枚举,早在09年的时候苹果就曾屏蔽过Google Voice,后来因为监管部门的压力还解禁。同样的还有Google对AdWord API的种种限制。
- 基于Facebook平台开发出的社交应用必须对Facebook本身的社交应用有贡献(If you use any Facebook APIs to build personalized or social experiences, you must also enable people to easily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back with people on Facebook)。这条直接打死了很多通过Facebook让用户找到好友,然后就彻底和Facebook没了关系的应用。这方面近来比较好的例子也许是Voxer了,这是一款语音留言的应用,通过Facebook找到好友后可以让你同好友进行语音留言。开发者显然还做了不少功课,提供了把语音留言重新分享到Facebook上,以为这样就能逃过屏蔽。但由于用户多用这款应用传递私人留言,很少有分享回Facebook的,于是就被Facebook屏蔽了。
- 不能将从Facebook上获取的数据用于搜索(must not include data obtained from [Facebook] in any search engine or directory)。也有不少人说Wonder是死在这条上的,因为Wonder的本质是一款基于搜索的社会应用。这条应该算是一条比较不常见的条款,不是很清楚为什么Facebook会这样规定,我提两点猜想:1,搜索,和时间轴一样,一直是Facebook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Facebook想提前消灭竞争者;2,Facebook一直强调,从Facebook上获取的数据只能用于应用的功能性,而不能对数据进行再分析或者再处理,如果允许将数据用于搜索的话,希望借用Facebook数据进行分析的开发商,就可以开发一个搜索应用,再用应用本身(而不是Facebook)获得的数据进行研发。
过去一周Facebook的事情掀起了太多太多的口水,很多人说开放平台已死,很多人把Facebook描述成世界上最邪恶最自私的公司。其实哪个开放平台都一样,在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开放者只有在细读平台条款的情况下自己小心。只要你遵循平台的规矩(当然,你还不能和Twitter有关系),那还不至于被Facebook屏蔽。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