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直面临着极大的产能和售后服务压力,甚至被调侃为“期货”手机,但这家备受争议的手机厂商仍在积极通过其擅长的营销手段,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12月19日上午,小米宣布将通过新浪微博销售5万台小米手机2,经过两天半热闹的营销传播,今天中午,小米称共有130万人参与预约,获得了233万次转发,5万台手机也于5分多钟销售一空。虽然在支付功能"微博钱包"上出过故障,但新浪微博还是利用这个营销事件证明了其作为社会化销售渠道的能力和价值。
双方从这场狂欢中各取所需:新的小米手机2获得了极强的曝光度,新浪微博则在棘手的商业化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极好的故事样本。
但是,小米似乎更倾向于在自己的官方商店销售手机。在活动结束后,双方暂未表达出未来将继续采取此类合作的说法。小米在随后宣布的25万台圣诞节手机销售专场活动,也将回到其“传统”的销售渠道——官方网站进行。

除了上述的动作之外,小米手机本周还释放出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号。该公司官方Twitter账户,近日也用与其在新浪微博类似的方式发布消息,称将在一个新的市场推出手机。该条推文配图的繁体文字和背景图片,也被广泛认为,其下一步可能会在香港地区销售小米手机2。
小米的海外市场拓展,并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小米手机最核心的资产之一MIUI用户社区很早之前就有了美国、英国、印度等10多个海外语言版本站点,做了大量的用户培育工作。而在时间点上,雷军今年10月在与DST创始人Yuri Milner对话时就说:
“我们在创办的时候想的就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应该会在中国附近试点国际化的第一步。手机是没有国界的,我们知道的最知名的公司都是国际化的公司”
他解释称,最初会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试点国际化,考虑和当地业者合作,销售模式将会复制内地的模式。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