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课程,在考试中最后的论述题是这样的:“目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通常是不想谈恋爱却又有性需求想满足的人,通过网络聊天软件与他人见面发生性关系,俗称约炮。”确实你不得不承认,这种存在的需求通过社交应用被摆在了台面上放大出来,唯一剩下的只有社会文化的压力。但是造成的“社交应用=约炮”这种错误的印象真的是用户需求造成的么?我还能不能正经的用社交app交个朋友了。

昨天发现一款名叫“大叔帮帮忙”的应用,他的模式功能与一般的陌生人社交应用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用户注册的时候需要选择性别,然后写一个愿望,并且一定要配一张图片。应用介绍里面说,核心功能是实现愿望,年轻姑娘有很多想要实现的愿望,而大叔有能力去实现这些愿望。萝莉陪大叔确实是一种风尚,但是这样的应用场景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援助交际。
援助交际是一个来源日本的词语,指的是少女为获得金钱或者物质上的满足而与有经济基础的男士约会,虽然现在有点指代学生少女的性交易行为,但本质上进行援交的少女认为这种活动的前提是有自主的选择权,先有交流、有一定了解,再加上不一定真正会发生性关系,所以这种你情我愿的事情很难界定是否违法。而女生发出一条愿望,比如“想要个新的包包”或者“iPhone6好好看”,然后擦擦神灯,看看有哪个“大叔”可以满足这个愿望,收到这条信息的男性用户则可以进行私聊,当然回答的方式一定是“我可以满足你这个愿望”(如果回答对不起我实现不了应该就聊不下去了),而我并不相信会有人平白满足一个陌生人的愿望。

为了证明这个想法,特意注册了一个女性身份企图“钓鱼”,果然在我发布了“想去”旅游这个愿望之后,有不同的人邀请我一起去旅游、去他的城市玩、进而询问是做什么的、什么时候有时间、加个微信聊着方便,然后我只能以身体原因为由借故离开……虽然男性用户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发布愿望,但是效果就不一定那么明显。我的另外一位同事用男生的身份注册了之后倒是没有女生来满足他的愿望,于是提出了一个新想法:不如做一个“大姐帮帮忙”来满足另外一群人的需求。
我并不否认性需求的存在,也不能一概而论援助交际的正确与否,但是挺反感将这些赤裸裸的作为核心应用场景的社交应用。陌生人社交应用可能都无法避免“约炮”行为的存在——比如微聚的宣传口号是拒绝约炮,但是我使用后收到的第一条信息就是“约么”。可是这对于想去结识一些有共同爱好,或者拓展自己圈子的用户来说,真的好么?ok,或许这么说太宽泛,毕竟这不是很好解决的问题,那么能不能别再有这种直接的应用出来了呢?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