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下次去夏威夷旅游的时候,租车的时候要问清楚:这辆车是加油,还是加氢?
随着世界能源市场波动愈加频繁,132个太平洋岛屿组成的夏威夷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能源危机。
根据美国能源部旗下统计机构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提供的一份报告,这个距离美国本土最远的群岛州,在2012年时能源进口比例高达百分之93;从2013年直到现在,夏威夷的电价在美国各州当中遥遥领先,今年5月的价格高达每度(千瓦时)电30美分;而在今年7月,夏威夷的汽油价格高达每加仑3.3美元(约合人民币5块5毛7每升),水平几乎等于常年高价的中国大陆。
夏威夷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无法一直下去。今年,州长大卫·伊格(David Ige)签署了一项法案,力争到2045年,让夏威夷的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30年里,夏威夷需要从高度依赖进口化石燃料,转变为百分百运行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上。
这项法案将给整个夏威夷的岛民带来福利,对于来这里旅游的游客或许也是一个好消息——交通以及各种服务设施依赖汽油和电力,如果它们的价格下降,旅游费用也将有所降低。
不过,最因为这项法案感到兴奋的,其实有三拨人:夏威夷大学的能源研究主任斯坦·奥塞尔曼、他曾服役过的岛上的美国空军,以及当地的“钢铁侠”亨克·罗杰斯。
从2006年开始,斯坦·奥塞尔曼(Stan Osserman)领衔的夏威夷尖端交通技术中心(HCATT)一直致力于研究用氢燃料替代汽油,作为夏威夷当地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燃料。
根据公开的资料,氢燃料使用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作用,不需要燃烧直接产生电能,转换效率比内燃机高出数倍,而这种新燃料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最终产物——无污染的纯净水。
HCATT在珍珠港建立了一个氢燃料罐基地,就在当地标志性建筑物——一幢仍然保有当年被日军轰炸过的弹痕的大楼——的跟前。这些燃料罐配有HCATT研发的原料处理、氢燃料生产和储存以及分发的装置。

国际上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创始人兼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曾经嘲讽,氢燃料汽车是“没人买的玩意儿”,不过奥塞尔曼并不以为然。他一直在当地积极地“传教”清洁能源的使用。对他更形象的比喻,应该是夏威夷的“氢燃料沙皇”。
截止至目前,大部分岛上的平民还在逐渐接受和适应他提出的新方案的过程当中。而最先开始使用氢燃料的,是岛上的美国空军和海军单位。
岛上的美军将自己使用的大巴车、运兵车和皮卡车进行改装,换上可以燃烧HCATT提供的氢燃料的发动机和汽车部件。和平民相比,美军既是氢燃料技术研究的资助者,也是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除了夏威夷大学自然能源研究院(HNEI)的800万美元,以及来自相关的联邦部门的2400万美元以外,HCATT大部分的研究和运营资金都来自驻扎在岛上的美军。
这或许和奥塞尔曼的前空军飞行员经历有关,他非常明白美军推动氢燃料研究的意义何在:氢燃料使用起来非常安静;“燃烧”的过程发热比使用化石燃料要小得多;交通工具在“油”路受损后不会像汽油、柴油车一样爆炸;长时间载燃料停驶时也不必担心一氧化碳中毒——氢燃料和氢燃料交通工具的一切,都对军事活动十分有利。
在火奴鲁鲁(夏威夷最大城市)的美军营地里,很大比例的军用车辆已经改装成为氢燃料汽车,而当地美军一直是化石能源消耗大户。随着美军接受并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平民对氢燃料的接受度也将逐步提高。
而关于清洁能源,夏威夷居民亨克·罗杰斯(Henk Rogers)的想法更加超前。如果他家中的技术得到推广,夏威夷的所有居民或许有一天都将不再需要连接到电网上,可以完全依靠自己产生的电力。
对游戏行业熟悉的人有可能会记得罗杰斯,他是一位著名的游戏开发者,著名的俄罗斯方块(Tetris)系列的联合制作人和知识产权所有者。现在在夏威夷,他是蓝色星球能源系统(Blue Planet Energy Systems, BPES)的联合创始人。
BPES提供给居民的全套能源系统名为Big Ion,完全使用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能直接传送到索尼电子专为该公司生产的模组化锂电池当中,进行储存和管理。

据罗杰斯透露,Big Ion和市面上的光伏发电并网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只能产生少量电能帮助用户节省电费,而BPES的系统可以帮助用户不再依赖大电网,完全“自给自足”——当然,这也和夏威夷诸岛阳光强烈,且地广人稀的特性有关。显然,这套系统并不适用北京或纽约这样的大城市。
他在火奴鲁鲁的家中就安装了自己公司的电力系统。在美国独立日的那个周末,他邀请了大量的邻居、媒体和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来到自己家中一起领略Big Ion的实力。

他称这一天为能源独立日。
无论是氢能源,还是太阳能+高效能电力储存系统,抑或岛上已经运转了许久的风力发电系统,带有与生俱来能源压力的夏威夷,正在将这种压力转化为更强的动力。
事实上,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日本经产省曾经发布报告,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在2030年达到20%;冰岛也建立了几乎完全依赖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的供电系统;而今年春天的时候,哥斯达黎加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长达75天的时间里完全依靠四座大型水电站和地热电站,供应了全国的电力需求。
遗憾的是,中国近 7 成的电力供应来自火电,水电比例 22%,其余才是核电、风电和光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曾经表示,中国想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现实的经济、社会成本太过巨大,很难实现。
国情决定,中国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对化石能源保持高度依赖。
图片以及来源:OZY, PingWest品玩, Daily Mail, AP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