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德成立已经有十年了,但是他们在之前的八九年里都“身居幕后”。在早期,高德的主营业务主要是汽车导航和政府企业应用,直到近年来他们才开始转型,将精力和资源大量地放到了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上。

从导航到移动地图应用: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较晚,但有技术优势
目前高德在汽车导航上的业务比例是 70%,政府和企业应用业务的比例是 10%,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比例为 20%,导航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业务。过去高德主要做的是底层的地图服务,擅长的是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采集。尽管高德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较晚,但五六年的技术积累为他们在移动互联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与阿里巴巴的资源整合:“将用户的真实世界搬到移动互联网上来”,高德比其他地图服务商有更大的优势
阿里巴巴入股以后,就成为了高德最大的股东。阿里带给高德的不仅仅是合作关系,还能为之提供更多的独家内部资源。与他们跟大众点评和携程的资源整合类似,高德跟阿里巴巴的初期合作主要做的也是数据方面的整合。未来他们可能会开始做产品和技术上的合作,例如底层的搜索和应用平台。高德产品技术副总裁冯汉平举了一个身边的淘宝店的例子,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看到附近的淘宝店,可以直接取货或者在十分钟内就可以收货。
我们曾经介绍过百度是如何利用手机地图索引人、地点和交通搭建LBS业务,其重点就是“将用户的真实世界搬到移动互联网上来”。与阿里巴巴、新浪微博关系极为密切的高德,有比其他地图服务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的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未来取决于高德能否用好自己的优势
目前市面上移动地图服务的同质化非常严重,高德也不例外。诚然“分享到汽车”和“新浪微博”整合是亮点,但目前前者只有“比亚迪”“MG”“荣威”三家合作商,后者还没有实现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更像是新浪微博的一个入口)。
冯汉平说,与百度、腾讯等地图服务商相比,高德地图平台的业务模式相对单纯,因此不会给内容合作方造成太多的竞争顾虑。此外,高德在底层数据采集和处理上的技术积累为更加精准的地图服务提供了可能性。高德自己在导航领域的领头羊优势,为他们在移动互联与车联网的结合也提供了其他地图厂商所没有的优势。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高德所提供的POI内容信息与百度地图相比还远远不及后者丰富,路线规划也不如后者精准。地图服务的竞争是一场零和博弈,冯汉平认为最终手机地图会成为一种寡头垄断的格局。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是高德能否在移动互联领域突破的关键。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