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前媒体人,现就职于蘑菇街的丁丁老师。
最近的朋友圈几乎被Uber刷屏了,先是因为各种Co-Branding的活动,比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键呼叫Offer”、与时尚博主Gogoboi合作的定制优惠码发送和在杭州推出的“一键呼叫摇橹船”,等等(抱歉,脑容量有限,大抵只记住了这几个);然后是Uber广州公司被GF各部门联合“拜访”后,各种各样的评论和报道。
碰巧有那么一天,跟国内知名科技与生活方式媒体CEO Thomas Yihang Luo闲扯中说起,像我这样的互联网女屌丝族群,现在出行最多用的就是神州专车和Uber,原因只有一个,便宜(前者在六月一日前支付宝充值“充100送100”;后者则有七折优惠和随处可得的各种优惠码,外加逼格背书)。但这两家公司,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印象。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第一次用神州专车,是在三亚。预定成功之后不久,一个显示“北京”的号码拨过来,我差点以为是骚扰电话,接起来原来是专车司机。后来在广州、上海用神州的时候,专车司机也同样是使用显示“北京”的号码拨过来。虽未经官方证实(sorry,职业病咯~),但基本可以判断是公司统一配SIM卡给司机,用于工作(确实也没注意手机是不是一样的……)。
其次,在三亚的神州专车上时,因为路遇博鳌封道(我好像知道得太多了……),忍不住在车上跟司机也闲扯起来,说到神州现在很便宜,车也很新,各种各种时,司机随即附和道:“对啊,而且我们是正规用车公司,不像那些XX、XX,好像是黑车来的,我们是公司聘用的正式员工,车也是公司配的,Blabla……”
没错,我曾经写过一篇《百亿美金俱乐部之——易到用车,凭什么融资过亿?》,里面提过神州在某轮12个亿融资到位并借助商业贷款撬动更大一笔资金之后,曾非常豪气地买了好多好多车,后来在上市前夕,为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还陆陆续续并购了很多中小型的二手车租赁和售卖公司。
而随着专车市场的日渐成型与扩大,这位不差钱的老大哥也蛮灵光与豪气地雇佣大批司机和上线大幅优惠,来力推专车服务(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代驾服务在神州租车时代已经存在,只是定位略有差别,外加没有力推)。不得不佩服神州的是,如此的大手笔也着实生生地拿“钱”砸出了一个市场份额来。
再说Uber,也先分享近期经历的几件小事。最近,突然被拉进一个小学同学的微信群,阔别了十几年的儿时小伙伴们,如今分散在各个行业里,聊起天来很是有趣。其中有一个主业开美甲店的小老板,居然还是一名兼职的Uber司机。一次,我坐在神州专车上,忍不住在群里抱怨司机居然在放《小苹果》,这位同学立即跳出来说,谁让你不用Uber,“神车”就只能配“神曲”了……我底气不足地回了两个字,“便宜”。又立即被他反驳道,Uber也便宜啊,有打折啊,Blabla……我即刻败下阵来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突然感受到了些许除了“便宜”,Uber所特有的小情怀。还是在那个小学同学群里,有个女同学在一个不太好打车的酒吧喝多了,在群里呼叫司机同学,能不能载他回家。司机同学立即说,接完这单,立马关了Uber过来接她。女同学不太好意思,说,你开着Uber吧,我下单。司机同学说,你那里太偏,开着肯定会被抢单,今天生意好,免费载你一程。据说,这位司机同学进群,也是因为有同学在Uber上叫到了他的车,才把他找回来的
记得在朋友圈曾经看到一位朋友吐槽Uber的App设计过于奇葩,以至于她一怒之下删了App,但后来还是因为出行所需,又装了回去,不得不让人赞叹其商业模式的强大。
还有一个朋友更逗,说高富帅们在Uber上能够得到配置和人品的双重背书,提醒各类陌生人社交App要注意提高警惕了……
据说某陌生人社交App的CEO,还真的是会在半夜失眠的时候,开着自家豪车,打开Uber,消磨时间。(对不起,又忍不住爆料了……)
当我说完这些,Thomas老师突然神来一句——“这真可以写一篇,就叫‘神州的计划经济,与Uber的市场经济’。”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类似的经历,为了一个极赞的标题而手痒到特别想写一篇文章来配它。这篇文章,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必须特别鸣谢一下Thomas老师亲赐的标题,或者是#对不起,我好像抢了你的标题#。
过去我经常开玩笑说,很多财经女作者都爱写“商业中的人性”,而我更喜欢“商业中没人性的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我现在还是个码字工人,可能会至少摆出一副特别认真的样子,来跟你分析这两种模式的孰优孰劣、谁胜谁负,毕竟这也算是对工作的负责。
但我离开媒体行业已近两年时间,作为一只同样对工作负责却又手痒想随便BB两句的公关狗,能分享的不过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和个人情感。
从现实来看,这两种模式或者说这两家公司可能都会长时间存续下去(我不会告诉你这样说的原因之一是我还等着看联想控股的神州与柳青操盘的滴滴快的之间的“父女对阵”)。但从个人情感而言,我在Uber上感受到了超越出行所需和价格优势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这种C2C,个人对个人之间的各种自由自在的想请与偶遇,或许会是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真实生活所带来的更高价值的部分。
好了,我坐的飞机要降落了。今天到底是用神州,还是Uber呢?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