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隐私安全”再次成为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重点。
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中指出,在消费群体方面,我国网民规模正在持续扩大,已经突破了十亿。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信息安全问题将再次成为重中之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泄漏带来的危害非常巨大。
在今年年初,甘肃省灵台县公安局就打掉一个全链条网上购销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经营店铺,骗取用户身份信息和手机号,非法注册各类网络账号,并且这些网络账号最终都落入“网上号商”的犯罪团伙手中,将这些账号信息进行出售,转卖,对公民隐私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晚会上,央视还着重强调了监视用户的“流氓APP”带来的危害,不止会为了自身利益野蛮生长、滥用权限;还会盗取各种用户信息,泄露用户隐私,将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贩卖,导致用户长期受到推销、诈骗等违法行为。
如何有效保障隐私安全正成为消费者困扰的新难题。
目前多数网民的隐私安全保护意识较差,存在随意授权个人隐私权限的现象;除此之外,部分手机App也是小动作不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规避监管,盗取用户信息、过分索取应用权限,搜集用户信息,实现“监视”用户的目的。
因此,在我看来,让消费者都拥有足够的隐私保护意识无比重要,但在提高意识的同时,也要让手机厂商也加入进来,从根本上提高隐私保护能力。
目前很多手机厂商早已注意到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建立起了完善的隐私安全保护体系。
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手机品牌:华为,华为是一个早期就将用户隐私保护视为重中之重的企业,为用户打造了简易易用、透明可控的隐私安全保护系统,从华为对于隐私安全的升级和理解来看,华为已经用“智慧”、“透明”、“主动化”的技术方向,赋能隐私保护领域,将消费者从被动的承受,变为隐私真正的主人。
就以华为在最新系统HarmonyOS 3上添加的新功能为例,将隐私安全划分为两大中心,既:“隐私中心”和“安全中心”。
隐私中心是用户查看所有应用行为的总看板,能够通过实时统计和记录的应用访问信息,来更直观的看到哪个应用试图破坏“游戏规则”,以图标具象化呈现应用敏感行为画像。如果遇到某些应用在后台及锁屏情况下还在频繁申请权限,HarmonyOS 3就会提醒用户关闭这一权限,其中包含了隐私权限:摄像头、麦克风、位置、文件、多媒体、联系人等敏感数据。
与此同时,华为加入的“敏感信息主动擦除”功能,更是戳到很多隐私安全意识浅薄用户的痛点。比如在发送照片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将这张照片的定位、拍摄时间、设备型号等信息同时发送出去。HarmonyOS 3的加入,手机可以主动为用户擦除照片中的敏感信息,即便分享出去,看到这张图片的人也无法通过图片信息挖掘用户的隐私信息。
而在安全层面,HarmonyOS 3上提供了完整的设备整体安全画像,能够随时查看设备当前的安全情况,比如病毒查杀、骚扰拦截、支付保护中心使用等功能,都可以主动帮助用户识别问题,并且针对各种情况提供相应的设备保护建议。
华为正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来帮助和提醒消费者关注个人隐私安全,通过不断地主动提醒用户,强调隐私泄露带来的危害。通过大胆的尝试,来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更为“自动化”的隐私安全功能,为其他手机厂商指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随着手机厂商的不断加入以及隐私功能上的突破,相信未来用户对于隐私问题也会逐渐重视,为自身的信息安全负责,主动提升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意识,成为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