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从概念走向落地,正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核心引擎。国务院一纸文件,为这场变革按下了加速键。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智能体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至90%以上;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这份文件的出台,为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业内专家认为,这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载体的关键作用,正在通过顶层设计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政策东风:智能体将迎来“黄金十年”
一时间,东风吹遍。接下来的十年,将是智能体的“黄金十年”。
根据《意见》要求,智能体技术将在多个重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服务业从数字赋能的互联网服务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演进。包括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在金融、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这将为智能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其也将从单点应用向系统级协同发展,从效率工具向业务赋能者演进。
在优化应用发展环境方面,《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通过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搭建起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桥梁,加速智能体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些中试基地将成为智能体技术验证、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探索的重要平台。
同时,通过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一批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创新模式,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形成从技术研发、产品化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打破技术应用门槛,使更多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享受到智能体技术带来的红利。
企业先行:科技企业引领智能体应用浪潮,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国内的科技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推动智能体技术从概念走向落地的关键力量。
以字节跳动、联想、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正分别从不同维度推进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比如,联想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代表,将超级智能体技术应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腾讯聚焦垂直领域,通过生态共建推动智能体在特定行业的深度应用;百度依托其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全端通用的智能体系统。
“2025年是超级智能体元年,联想正经历一次深刻的身份重塑,现已蜕变为一家AI公司,核心产品甚至可能演变为‘智能体’本身。”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在今年5月率先发布了业内首个个人超级智能、首个企业超级智能体以及首个城市超级智能体。聚焦个人智能和企业智能,联想正通过AI终端、AI基础设施和AI解决方案与服务,掀起一场跨越个人、企业的人工智能革命。
在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加持下,联想AI PC上个财年的销量达到100万台之后,新财年以来加速增长,销量几乎接近去年全年;乐享超级智能体通过调度研发、供应链、营销、销售、服务、运营等领域智能体,提升联想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客户的效能。刘军称,联想的企业运营正在逐步向乐享迁移,2025的目标是“30%的四级业务流程都要被智能体取代”。
腾讯则在前不久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口气发布超过10个智能体,同时升级了智能体开发平台并开源了多个模型,展现了其推动AI技术普惠化的决心。目前,腾讯已将智能体嵌入到多个To B及To C应用中,覆盖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场景。
百度在今年8月推出全球首个实现全端通用的智能体系统——GenFlow 2.0智能体平台。该平台采用创新的Multi-Agent基础架构,可同时驱动超过100个多模态专家智能体协同工作,仅需3分钟便能并行完成五项以上的复杂任务,其生成速度达到主流同类产品的十倍以上。目前,该技术已全面接入百度文库Web端及APP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智能体验。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体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强大支撑,最终将推动我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建设迈向新阶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