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没有移动信号的地铁上,两个手游玩家想要联机游戏……
或者另一个场景:在一场大型摇滚音乐会上,一群观众希望彼此之间共享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在过去,以上这两种典型的无网/复杂网络情况下的用户设备点对点连接,在业界一直没有比较优秀的解决方案。说白了,科技发展的这么快,但是我还是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能跟我“对上”的人。
这个问题可能将要在2015年之内解决了。Wi-Fi联盟,Wi-Fi技术的标准制定者和推广者,最近发布了一项全新的功能,名为Wi-Fi Aware,能够帮助Wi-Fi设备在建立前提前感知周边的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对于点对点(Peer to Peer,P2P)消息、游戏和媒体共享等方面的功能需求。

根据Wi-Fi联盟市场副总裁Kelly Davis-Felner介绍的情况,Wi-Fi Aware在整套Wi-Fi技术当中负责感知和发现部分,该技术可以在设备上以极低的功耗保持后台运行,发送少量消息,帮助支持Wi-Fi Aware技术的设备查找到周边的服务信息。用本文所举的第一个例子来说:支持Wi-Fi Aware的手游应用可以在完全无网的环境下,持续对周围广播包含该游戏、游戏玩家信息的少量信息,而另一名在范围内(和Wi-Fi的距离相同,最大可以达到200米左右)的用户则会收到相关的信息推送,加入战局。
这个从信息广播,到发现和连接的过程,比过去Wi-Fi设备嗅探热点的耗电水平有显著的降低。Davis-Felner女士向PingWest品玩透露,Wi-Fi Aware以固定的频率向外广播,发送极小数据量的信息,和其他设备谐频之后,再进行常规Wi-Fi或Wi-Fi Direct的连接。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次时代版本的蓝牙配对,只不过是基于最新的Wi-Fi技术,依然不需要互联网,连接距离比蓝牙更远,建立连接后的数据沟通带宽更高。
Wi-Fi Aware的价值在本地服务类的应用场景当中得到了体现。比如说,商户主可以在商户中对外广播本店折扣资讯,而手机中安装了购物、本地服务类应用的用户则可以收到这些信息,进而提高消费的可能性。这样的话,Wi-Fi Aware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流量入口。

商户的这个例子,让这项新技术听起来和苹果的iBeacon有点像。那么,Wi-Fi Aware和iBeacon孰优孰劣呢?
Davis-Felner女士解释称,iBeacon更偏服务层,从理论上讲可以构建在任何带有“广播”、P2P数据传输性质的各型网络拓扑结构上。目前,iBeacon主要使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进行连接,而它同样可以通过协议适配Wi-Fi Direct(Wi-Fi的点对点连接),自然也可以经由Wi-Fi Aware去广播信息,实现设备之间的相互发现。

PingWest品玩得知,Wi-Fi Aware功能需要现有设备的Wi-Fi模块升级协议版本才可以开启,你也可以将它理解为Wi-Fi模块需要一次操作系统升级。但Davis-Felner女士指出,这样的升级操作十分繁琐。她期待(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稳妥)的结果是,今年年底这个功能正式商用时,世界主流厂商所生产的Wi-Fi设备都将搭载支持Wi-Fi Aware的Wi-Fi模块。
这一切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在没有网的地铁上和朋友联机游戏,可以在大型演出现场快速建立图片和视频的分享群组,可以在步入大型商店之后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店铺和分类信息——所有过去你可以通过蓝牙、Wi-Fi做到的事,现在可以做得更快、更好。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