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对路宝推出时间与产品定位的策略非常清晰:通过硬件收集数据反哺地图业务,同时与保险公司展看合作以保证硬件可以正常的使用。

GMIC大会第一天,腾讯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在会议的一个分论坛上发布了“路宝”的硬件产品——一个酷似迷你Wi-Fi一样的插口式小玩意。根据官方现场的描述。路宝的硬件将会与1月推出的同名App相配合使用,前者与车载诊断系统连接收集数据,后者在手机上提供车辆诊断、油耗分析等数据分析服务。二是宣布了入股四维地图,并将腾讯地图的数据提供商换做了四维。(点击看PingWest之前对入股事宜的报道)
在互联网公司各类大小不同的硬件战争中,腾讯一直是失声的。这次他终于发布了一个真实的、能摸得到的产品,做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举动。而且腾讯这样体量级的互联网公司做出一个创举会引起更多的猜测。GMIC大会进行的第二天,无数的分析师们都对硬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观点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来自汽车制造业本身的媒体和专业人士。部分专家认为路宝只是一个允许用户自行检测车内问题的的工具,与现在世面已经有的OBD(车载诊断系统)接口连接器在技术上是如出一辙的,是通过接口协议让硬件收集油耗、动力等数据。问题在于,汽车厂商或许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随时更改接口的标准,而且如果用户没有经过非原厂或者4S店允许,自行更改标准,将可能丧失免费维修等权利。所以路宝在推广上是存在挑战的。
另一派来自互联网的人士和媒体们则认为路宝和最近腾讯一系列的动作是有联系的。在路宝发布的当天,腾讯入股了地图服务商四维公司,成为了公司第二大股东。那么在地图的有力配合下,路宝的作用更多是收集数据,然后与地图整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事实上,这两派的观点并不矛盾,只是他们的视角出发点不同。但两派的观点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路宝目前的App无论从界面到提供的服务来看,是非常纯粹的地图导航系统。所以路宝对腾讯的作用很简单,就是配合腾讯地图做出一个精准的导航产品。
入股四维是腾讯对地图数据的诉求,以完善旗下各类产品对定位上的需求。此外,对腾讯来讲,导航比简单的地图信息更重要。
首先,一款好用的导航本身能够快速的获得用户。众所周知,行车中驾驶者的所能产生的交互行为非常有限,而查看导航是为数不多可以做的事情。2013年,腾讯出让搜索业务给搜狗,但保留了地图的部分,最大的考虑或许是这块可以分割出来独立获得用户,而不需要一套“导”流量的方法前期大量补血。最重要的是,彼时,腾讯在地图上的业务是彻底失声,他只有和高德合作才能为完善位置信息服务。除了微信,腾讯拓展用户量的产品并不是很多。腾讯需要一个新的机会来获得新的用户。
其次,导航是一个平台及的产品。路宝带来的信息会是四维地图的补充,甚至会成为导航产品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因为目前用户大多是行车使用导航产品,但导航结束之后就直接关闭了App,新进整合的各项功能都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导流作用。路宝收集到的油耗、行车公里可以结合路况做更多有趣的拓展。比如单纯的路线打分,从而加强社交关系,或者生活化地点导航,引进点评机制。到最后,路宝带来的汽车信息可以与腾讯的众多产品做连接,数据打通。成为一个新的引流平台。
相比较凯立德和高德地图,腾讯与四维联手后做出的的导航除了免费,能带来事故救援等与车联系更紧密的的服务信息。在发布路宝当天,腾讯宣布与人保财险合作,将后者的的“一键报案”和“一键救援”的软件服务移植到腾讯“路宝”中。这次合作对腾讯来说,保险公司是其与4S店、厂商的一些OBD政策博弈的一个重要通道。未来OBD接口的标准问题都可以协商。
可以预见的是,路宝将会是腾讯拓展汽车用户的一个核心工具,而导航将会是BAT战局中一个新的博弈点。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