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眼镜“探索者(Explorer)”版本正在被遗弃,团队也将从Google X实验室“毕业”,成为一个单独的部门,而且Google眼镜也将回炉重造。Tony Fadell,曾经参与iPod和iPhone项目、主导设计Nest恒温器,现担任Google子公司Nest CEO,将全权接管这个项目。
在过去的几个月,Google眼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点。从外界来看,开发者不再热衷基于它开发app,Glasshole(眼镜混蛋),人们给佩戴Google眼镜用户的调侃称谓,对它也丧失兴趣。从内部而言,项目成员离职,下一代产品基本没谱。而所有的这些因素,导致了Google眼镜团队从Google X实验室中“拆分”出来。

在之前,这个项目直接由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领导。从最早布林亲自戴它挤上纽约地铁,再到自己亲身在产品宣传片中出镜,戴着它出席各种时尚场合。
然而,商业总是唯结果论。我们看到,这个被Google内外都给以强大声量、资源支持的明星项目。两年后,它的口碑一寸一寸地在丧失。幸好的是,Google眼镜并没有像之前的许多产品一样,被Google从此废弃。当然,这也部分归结于Google新引进了一位硬件Guru,Tony Fadell将直接领导Google眼镜团队来开发新一代产品,Google眼镜团队的头Ivy Ross将直接向Fadell汇报。

1991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的Fadell,巧合的是Google创始人兼CEO拉里·佩奇也是成长并就读于这所学校,在2001年以企业顾问的身份加入了苹果电脑公司(在当时,苹果公司还叫苹果电脑公司),开始了一个与电脑不太相关的项目——iPod。2002年,第一款iPod发布,而到2004年初,iPod已经席卷全美,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数码音乐播放器。到当年10月,iPod已经占据播放器市场62%的份额。
当然,iPod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苹果开辟了一个新品类,它还产生了一种“晕轮效应”,PC用户被iPod“蛊惑”转向苹果电脑,比如Macintosh。意义更为重大的是,iPod的降临同时也为iPhone的创造提供了可能,而后者则是开启了一整个时代。2005年初,Fadell开始主导开发多点触控屏幕技术,这个技术被应用到 了2007年发布的第一代iPhone上。
2008年,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Fadell离开了苹果电脑公司。而为了给自己打造住宅,他开始研究起房屋的加热与冷却系统。2010年5月,与Matt Rogers,于共同创建Nest Lab,以发展智能家用设备为主。Nest推出了明星产品Nest恒温器,优雅、精致的软硬件为它带来了大批用户,并且围绕它,开始了智能家居的大构想。
2014年1月,Nest接受了Google抛出的重磅诱饵,后者32亿美金收购Nest Lab。Nest Lab则作为独立品牌存在,Fadell继续担任CEO,向拉里·佩奇汇报。而在收购之后,Google围绕Nest开始了大量收购,Dropcam则是在这个时间段加入了Nest,而Nest也推出了一系列家居产品——Nest烟雾报警器等。
相比而言,Google X实验室的项目则是进展缓慢。在《改变世界没那么容易,Google X实验室多个项目受阻》,披露了多个项目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比如Google 的“太空电梯”、“悬滑板”项目。当然,这些项目一旦实现,将产生非常重大的意义。Google“太空电梯”当时的想法是建造一个从地球直通空间站的“电梯”系统。这个系统由两艘运输船组成,其中一个上行时另外一个就会下行,这样它们在来回往返中的净能量消耗就几乎为0。除了“太空电梯”,Google X实验室还进行过一个“悬滑板”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物体可以悬浮在空中并根据需要来随意的移动它。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这些项目都宣告烂尾。
很多时候,Google X实验室甚至成了Google的PR机构,因为它很会搞大新闻,比如Google随叫随到的无人机,要实现“2分钟快递”。
出于对Google X实验室项目推进速度的不满,从2013年开始,佩奇着手在Google内部启动了Google 2.0项目,它会是Google X实验室的升级版,将解决人类未来面临巨大挑战的问题,而这正是Google X实验室的使命,比如建设更有效率的机场。许多更具现实意义、短期的项目也在规划当中,比如精确到英寸的室内定位,能够帮助商家进行精准的营销。而这样的业务规划,部分削弱了Google X实验室的存在意义。
现在,负责Nest的Fadell开始接收Google X实验室的烂尾明星项目。可以想象,未来Google的这个“硬件部门”将会承担起更多的硬件职责,如果Google眼镜在Fadell手上重新回到了舆论中心、用户追逐的玩物。
在Google内部,Sundar Pichai的职位范围已经包括Google几乎所有的核心软件产品:Android、Chrome和Google Apps,Google的搜索、研究、地图、Google+、广告产品以及技术架构。当然,Pichai和Fadell二者都向佩奇汇报。
对于未来的Google,将会是Pichai统领软件、Fadell掌管硬件,而佩奇控制一切的局面。
题图来自:网络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