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shift

Windows in the car 会是微软入侵汽车的利器吗?

shift

发布于 2014年4月7日

如果你还在抱怨苹果发布的车载系统Carplay只是一个映射,过于简单。那不妨看看微软是如何霸占汽车的。

在近期举行的Build大会上,微软公布了最新的8.1系统。同时宣布将会以8.1系统为基础开发Windows in the Car——这是一款由微软公司自主开发的车载系统,意图通过Windows系统打通车载系统、手机和人的连接。

Windows in the Car系统由多部分组成,包括允许用户将Windows Phone手机界面内容直接投射到车载显示屏上。你可以直接通过滑动车载屏幕使用一些APP,实现实时导航、收听音乐等娱乐功能。操作方法与苹果的Carplay类似。

微软在Build上最新发布的语音助手Cortana也会与车载系统整合。这是一款结合了谷歌Google Now和苹果Siri最佳特性的产品,以其古怪个性预测用户想要什么。但她会让你选择所需要的帮助,并将注意力仅集中在那些事项上,保证用户的行车安全。

据悉,与汽车系统结合的Cortana可以定位附近的商户,也能提供语音导航服务。除此之外,如果车主将车开到某个特定地点,它还可以利用地理防护技术触发提醒和警示信息,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能在汽车内部使用。

未来Windows和Windows Phone套件将会对MirrorLink接口标准进行优化,MirrorLink是一个专门为车载系统设置的接口标准,微软正在试图遵守并推广这一协议。这样,未来加入该协议的手机、汽车制造商均可以在Windows in the car系统下运行,而不会出现两者在车内不兼容的情况。

通过现场演示,你能看到Windows in the Car系统可以把很多功能和信息显示在一个屏幕上,车主可以触摸显示屏控制加热和车窗除霜功能,还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流媒体创建一个快捷方式。位于车载屏幕左边的提示窗口会显示当前汽车车速上限。

因为目前微软还没有把Windows in the Car系统正式投产,当投产之后,中控显示屏上所展现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就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功能而言,微软第一次将人们熟悉的Windows界面搬进了汽车,并尽量将其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做到无缝的链接。与竞争对手相比,这是一次有利的进击。

不过,无论是配备的App,还是自带功能,评论者似乎更看好苹果的CarPlay的安全性。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并不入侵到汽车的系统中,只是将手机上的内容映射到车载屏幕上。设置保证车主可以使用苹果的原生态流媒体服务,比如Pandora,Spotify,以及Amazon Music这些音乐应用,还可以使用地图导航和接听来电,相比而言,它们是驾驶者已经习惯使用的娱乐功能。而微软显然是把许多应用服务更紧密地整合进了汽车的自身功能上,包括在车载屏幕上查看Outlook收件箱,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目前,汽车制造商们对车载系统的快速发展的这种趋势仍然比较谨慎,而作为车主来说,他们则希望自己的汽车信息娱乐系统能够和他们的智能手机一样方便、好用。但实现这些功能的前提是足够的安全性。

此外,从技术上讲,微软意图将Windows in the car深度融入到了汽车中的想法足够大胆,但实现并不容易。据微软透露,Windows in the car车载系统技术仍然处于一个demo阶段。微软公司也没有明确系统具体的投产时间,看来,该车载系统尚且无法走出实验室,并应用在汽车仪表盘上面。

不过,微软公司其实早已经涉足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了。福特公司专为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配备的SYNC系统就是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该系统是基于微软Windows车载嵌入式系统开发(Windows Embedded Automotive)的,它实际上是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一个分支,专门致力于为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驾驶员连通各种设备服务和技术。

目前,在苹果和谷歌已经踏入车载系统后,提供简单的底层技术并不会是微软进入汽车系统的门票,而汽车仪表盘区域已经成为了未来科技公司们开始角逐的主战场,微软拥有与两家公司相似的手机产品与软件服务,那么在这块区域里站稳脚跟显然已迫在眉睫。

微软正在试图结合自己的产品优势迎击苹果和谷歌凶猛的进军势头。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shift」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shift」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shift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